偶然生為亞裔人   10-7-2009


這次回台灣,啟榮借給我一本書「偶然生為亞裔人」,他說:「或許你現在美國教育孩子,讀起這本書感受會比我強。」


這是1999年由天下文化出版,作者是劉柏川。由於這本書市面上不太好找,因此我必須打出很多原文,讓各位讀者一起進入狀況,原文將以藍字出現。



一、作者:劉柏川 Eric Liu


這本書的副標題是「一個ABC的成長之路」,算算年紀,劉柏川與我同年。


我在心裡想像,我們兩個都算是炎黃子孫,因緣際會,他在紐約成長,我在台灣成長。在東西不同文化的成長過程中,他站在紐約看世界,他在民族大熔爐的環境裡接觸人群,他的衝擊肯定比我這井底之蛙更深更廣。


很多問題我從沒想過就糊里糊塗長大了,所謂的「世界」,對我來說僅止於高中地理課本的地圖和考卷而已;想起中學學了六年英文,竟然不曾跟真正的外國人說過話。


劉柏川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法學研究所,二十五歲時擔任美國總統柯林頓的演講撰稿人,柯林頓著名的「盟軍諾曼第登陸五十週年紀念」講詞就是出自他的手筆。他也是在柯林頓時期,最接近柯林頓政策核心的華裔之一,寫這本書時,他才二十九歲。


在這本書中,劉柏川以英文寫作,由尹萍翻譯成中文。由翻譯中還是看得出劉柏川敏銳的筆觸和思維,他以散文方式敘述他的掙扎、無論在求學、生活、工作或是人生價值上,是要徹底同化,還是抗拒同化,還是重新定義所謂的「同化」。


正因為劉柏川的敏銳、公平且坦白,透過他優美而有力的文筆,使內容極具震撼力,更讓此書有界定「美國人身份」的研究價值。


 


二、序文:劉兆玄


原來,劉柏川是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的姪子,是他二哥的兒子,由叔叔來寫姪子的成長序文,更是貼切。


太好了!我在博客來書店看到全序文如下,請大家連結看看,一窺全書精華摘要:



追求同化的動人歷程


 


三、譯者:尹萍


譯者尹萍也曾獨自帶著孩子「出走紐西蘭」,她懂得身在異國,猶如激流中的石頭,各方力量的沖刷下,我們是什麼人?


劉柏川說他不是「在美華人」、不是「海外華人」,而是「華裔美國人」、「亞裔美國人」,更簡單說他手裡拿的是美國護照,他就是「美國人」。


祖國人士喜歡將海外傑出華裔都親切的稱為「中國人」,或是「旅美僑胞」,如網球好手張德培,世界溜冰高手關穎珊等,以此來增加我們的民族自信心(儘管他們永遠都是代表美國參賽的)。偏偏劉柏川說他生為亞裔只是一個偶然,只因他的父母都來自台灣,只限於血緣和相貌,他會為美國獻出全部的忠誠。


那他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呢?那「見山是山,見山不是山,見山又是山」的心路歷程是如何峰迴路轉呢?


 


四、父親之歌


作者的父親十八歲到美國,五十四歲時英年早逝。作者的祖父是劉國運將軍,南京人。


光是這兩位劉柏川生命中重要的人,他就花了好多時間去溯本正源,因為他看不懂中文;等他想瞭解時,都要從歷史裡尋了。正因為尋根的念頭,讓他找出一張張古老的黑白照片,問出父母的相識、外婆為何來美國、如拼圖般一片片拼湊而成「劉家歷史全圖」。至於他願意認同多少「中國人」的身份,那還不是當下頓悟了適當機會,一如大家都是當了父母才更能瞭解父母的辛勞。


作者的父親中英文學養俱佳,擅長美式俗語。那他們在家說中文還是英文?孩子小時候上中文學校嗎?


劉柏川說:「我但願他逼過我。今天我完全稱不上具備雙語能力。中國字看不懂、中國話頂多算懂一半,聽還好,說不行。不錯,有些對外人最難的地方,例如分辨四聲和發某些音,在我都很容易,因為我聽這種語言一輩子了......我的中文能力正如一個孩童。」在父親過世之後,柏川遺憾沒有繼承父親的文化資產,及思念父親種種優秀的人格特質及身上取之不盡的內心力量。


 


五、講英語長大


作者舉了兩個例子,說明他如何度過青春期的認同問題。


十一歲前的髮型是媽媽剪的倒扣碗形的瀏海,不覺不妥。十二歲時想留和同學一樣鬆軟、乖順的卷髮,偏偏東方人的頭髮直而硬、像鋼絲一樣,髮漩也不聽話的像四方射出。「在那個以同質化為最高美德的時代,我覺得自己像是留長辮子的溥滿州那樣突兀怪異。」


我清楚知道一般人對亞裔美國人的不良印象。.....在高中時,我對抗這種刻板印象的方法之一是以事實來駁斥。別人以為亞裔只擅長數學和科學,我就修歷史和政治。別人以為亞裔人體力衰弱,我偏練習舉重,且參加海軍陸戰隊軍官培訓。人家以為亞裔是不融的異類,我便特別愛國。人家說亞裔不擅長交際,我便極力尋歡作樂,人家說亞裔是所學狹隘的專家,我偏作全才全能的通人。人家說他們是永遠的外邦人,我便盡量加入所有主流團體,顯示我也能隨眾起舞。


這一段實在太精彩了!值得我一一打字向大家介紹。從這裡可以看出劉柏川青少年時期的內心掙扎,叛文化之大逆,成就現在傑出的自己。


 


六、好書自己看


行文至此,讀者該隊此書和作者都有所瞭解,我想將接下來幾段:「偶然生為亞裔人」、「中國城」、「黃色星球」、「新猶太人」、「血誓」等大篇章留給大家去細讀。其中劉柏川去中國城陪婆婆的祖孫情誼令人動容,後來他如何選擇猶太人妻子凱若,不因為膚色,而是心靈上的相契。前文敘述去「洋人」家作客的辛苦;後文寫母親在婚宴上受白人的歡迎、前文當初父母如何教育他,現在他又如何教育下一代;前文寫父母如何教他中文而他的心不在焉,到某一天自己突然念了一首唐詩,懂了!


書中有許多絕妙比喻,神來之筆,非學識淵博,無法如此筆隨心走,值得讀者細看。


 


七、結語


這樣異國辛苦的成長過程,我兒小敬和小融將來也要走一遭嗎?


慶幸的是,我們目前生活在加州,一個真正民族大融合的環境,大家都可以驕傲得展現自己民族的特色。更慶幸的是,我們生活的爾灣市,讓每個孩子都有公平的機會去學習,不會因為種族、膚色、語言等而有所歧視,就讓加州陽光溫暖和煦的照耀孩子的成長之路。


 


 


 


博客來書店好書推薦:偶然生為亞裔人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