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金主  10/5/2013


小敬在七歲時,問過我:「媽媽,你有幫我存大學學費嗎?」


我那種被雷擊中的震驚,茫茫然想:「難道幫孩子付大學學費也是父母應盡的義務之一嗎?」


稍作清醒後,我才回答小敬:「那要看你讀哪所大學才能決定要付多少錢啊!」


*


去年小敬開始嚕我:「為什麼我不能有自己的iphone?」尤其是他的好朋友君厚用自己的手機打電話給他時,多了點同儕壓力。


我知道我禁止無用、說道理無用、舉例無用。


只說:「只要你存夠錢,自己買手機、自己付月費就可以了。」感覺很開明,卻是一條艱困的道路。


這世間豈有你和同學聊八卦,用手機打電動很爽,卻要我買單的道理?


小敬明白我沒有直接拒絕他,卻出了個難題給他。他仔細問了我買一支手機要多少錢,月費要多少錢,並上網查了資料。他每個月閱讀有關科技新知的雜誌,每天注意3C 新聞動態的人,他的科技常識更勝過我,我能給他什麼建議呢?


他有科學邏輯,有數學頭腦,知道這消費是如何來的?


*


小敬十二歲前,一心一意想賺錢存錢買iphone。後來接受我的建議:「ipad mini iphone 的螢幕大。」這當然是老花眼媽媽的老人想法。


小敬自己想通三件事:


1. ipad mini iphone 便宜。而且學校和家裡都有無線上網wi-fi 根本不需要買手機付月費,因為他整天不是和媽媽在一起,就是和君厚在一起,根本用不上手機,緊急時都借得到 ,為什麼要花到自己的錢?」


2.如果要打電動,用手機打電動太傷眼睛,也太沒臨場感了。媽媽的電腦有繪圖卡,打起電動才會速度快又過癮。


3.如果每個月要付月費,那麼一年要付多少錢?為了打電動,每天要努力工作做多少事呢?


孩子自己把事情想通,把數字算好,勝過父母說千言萬語。


*


過了十二歲生日,小敬終於存夠錢可以買ipad mini 了。生日當天,我問他:「你今天要去買ipad mini 嗎?」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好日子。


小敬搖搖頭。


我問:「這不是你夢寐以求的生日禮物嗎?」


他說:「如果我把錢花光,又要重頭開始存錢。如果我把錢存在媽媽銀行,每個月還有利息。」當哥哥沒錢時,連弟弟都會嘲笑他呢!


我說了巴菲特如何送三份報紙、幫爺爺在雪地鏟雪才存到第一筆錢做投資;李嘉誠是如何用勞力在飲茶店賺到第一筆錢才能開塑膠花工廠;安麗陳婉芬是如何將賺到的錢拿來幫助更多貧窮的孩子讀書的故事。


存到的錢花掉了就沒錢了;存到的錢用來繼續賺錢,會像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多錢。


*


從小是衝動型購物的小敬,總是花錢很爽,賺錢也很有骨氣,咬緊牙撐過去。


可是經過了這幾個月,他了悟到如果他買了手機,為了付月費,他每個星期要花八個小時教五個家教,還要每天做十件家事----賺錢實在太辛苦了!


當孩子想通這一點後,變得感恩知足,分得清楚需要和想要的差別,觀念對了,作法就不會偏離正道。


小敬說:「我不需要為了每週三小時的電動時間,付出那麼多錢。畢竟你不會讓我每天 一直打電動,每天一直打電動也不是一件好事。如果真要上網查資料做功課,家裡和學校的電腦隨時都在我身邊。」


*


對於台灣親子專家之言,我常覺得困惑:


1.「不要用金錢鼓勵孩子,以為做任何事都用金錢當獎勵。」


------連大前研一最新書「教孩子生存力」裡,認為家長應該比照市價付孩子應得的工資,讓孩子學會賺錢和花錢的因果關係。


2.「每個星期給孩子零用錢。」


----請問孩子是用什麼名目賺到零用錢的?過程如何? 一如我家小華僑都以為台灣的錢最好賺,只要會用中文說:「恭喜發財」並裝可愛,老人家就會給紅包,勝過自己辛苦打工。


3.「給孩子開戶存基金。」-----每年爸爸媽媽、爺爺奶奶、外公外婆給的紅包通通存起來,十幾年下來只進不出,孩子到處炫耀自己很有錢,卻從來沒花過自己的錢。


總是說不出的怪邏輯,怪得不貼近生活和社會。


*


我讓孩子數自己的錢,數到他知足感恩、數到他成熟懂事,懂得一切都得之不易,懂得需要和想要、懂得花錢和賺錢都是需要從小訓練的一生教育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