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ㄒ
​ㄒ

胡佛水壩  11-11-2016

胡佛水壩 ( Hoover Dam  )是一個旅行團的中繼景點,介於拉斯維加斯和大峽谷之間,一個可有可無的休息站,

僅僅一個小時的參觀,便是讓遊客從水壩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,偏偏太陽熾熱,景物單調,遊客拍照了事,到此一遊而已。

*

這一次我們是很認真的把胡佛水壩當成主要景點,清早七點半出發,一路衝向賭城。

正好遇到退伍軍人節,有人在橋上搖旗吶喊,作為一種慶祝方式。

從賭城南邊的Anderson 往東I-93公路再開45分鐘,經過一個檢查站,足足開了五個小時,正午時分終於到了胡佛水壩。

關於胡佛水壩四周的山岩,因為乾燥貧瘠,像是巨大堆疊的牛糞渣渣,景觀難看;很難想像即使有胡佛水壩,沙漠還是沙漠,

旁邊有個最大的人工湖密德湖,但是缺水嚴重,裸露的湖壁讓人擔憂環境的變化。

我們付$10停車費,車子開進紅岩色的停車塔,與四周的紅岩相融合。停車塔成迷宮狀盤旋而上,面對水壩處有露台,可以俯瞰水壩全景。

又餓又累又無聊的小孩,一臉臭臉,孩子老大不願意在日正當中走胡佛水壩,儘管我拐騙他們說 : 【從水壩這頭走到那一頭,時差一小時,橫跨兩個州,要不要體驗一下? 】

老實說,我對這走來走去的玩法也沒興趣,我對如何蓋這麼大的水壩,水壩裡面有什麼,和水力如何發電的過程比較有興趣。

胡佛水壩在1933年興建,1935年完工,約5000名工人,一起創造美國七大現代土木工程奇蹟。

胡佛水壩一共有三種付費行程 : 第一種是參觀水壩( 包含發電廠場,停留兩個景點,必須有證件 ) $30/人,第二場是發電機$15/大人,第三種是參觀遊客中心 $10/人

我們選擇第二種行程,約是兩小時,還是要經過安全檢查後才能買票,然後分組導覽,

我們這組約是40人,每一次搭電梯或是參觀小景點導覽人員都要清點人數,免得機關重地,有居心不良的人想逃脫搞破壞。

第一站我們先搭大型電梯直下水壩,導覽人員解說幾個規定,快速電梯直下地下500英尺。出了電梯。像迷宮一樣的挖空隧道,步行250英尺的隧道,岩壁上有鹽分和水漬的痕跡,我有億萬年後會變成鐘乳石似的預感。

大家排隊走進解說室,在壓力水管的正上方,可以俯看直徑30英尺的管子,將每秒9萬加侖的水,從密德湖輸送到動力室的水力發電機。

光是聽腳底下的巨大機器運轉,根本無法想像什麼叫水力發電,得要配合解說員的圖表和說明。

第二站內華達發電廠

我們轉往650呎長的內華達電廠,這個空間好大,能容納下8個大型發電機。

水庫底部的發電廠設置17部發電機,裝機容量135萬KW,每年產生21億度電量,足夠鄰近地區150萬人使用一年。

如果沒有這些發電機,我們便看不到拉斯維加斯萬家燈火,燦爛迷離的奢華夜景,飯店缺水缺電也無法經營了。

地面上有個磨石子拼花的圖騰,正是胡佛水壩的精神所在,強調胡佛水壩產生的水電,可再循環再利用的環保精神。

​ㄒ

第三站是展示廳。

從前科羅拉多河氾濫成災,為了讓內華達州、科羅拉多州及加州居民有水可用,當時的胡佛總統主張興建水壩,以促進美國西南部的繁榮,並且可以給當時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人民帶來就業的機會。

從畫質粗糙的黑白影片或是照片中,看到當時的人為了這一份工作,許多家庭駕著馬車從各州移民來此,留下許多歷史紀錄。為了這座水壩,並規劃出一個新城市Boulder City,這是內華達州境內唯二不能賭博的城市。

在建造水壩之前,必須先把科羅拉多河分流,河流兩旁的遍佈懸崖,惟一方法是在峽谷兩邊鑽挖爆破,開闢四條分流隧道,1932年分流工程成功,才可以開始建水壩。

當時的總工程師法蘭克.高爾,為了加速工程,採三班制,日夜趕工,而且一年只休息兩天,一天工錢只有4元美金。這樣的趕工曾造成工人抗議罷工,可是失業者眾,求職者眾,總工程師另外招聘新工人又繼續趕工,原本預計四年半的工程,提早在兩年完工。

從紀錄片中,看到工人把巨大的混凝土像是堆疊積木一樣,用起重機工作,快轉出層層長高的感覺,一共注入一百萬立方碼的混凝土。這樣危險的工程,死了112名工人,後來興建紀念碑,紀念所有在興建工程中罹難的無名英雄。

好奇的遊客還可以走進發電機模型中,看看發電機裡是長什麼樣子。我雖然對水力發電工程一竅不通,總是珍惜這難得的機會,邊看邊學。

胡佛水壩自1936年竣工發電,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結構和發電設施。

一般遊客所見的壩堤高726英尺(高220公尺,底寬200公尺,頂寬14公尺,堤長377公尺),並形成密德湖,是西半球最大的人工湖,湖區有6個碼頭,是沙漠中少數可以從事水上休閒的好地方。

 
 我們在觀景台時看到這個東西,原來是將23萬伏的高壓電經過絕緣體,再發送到變電所。

陽光照耀下的黑峽谷,峭壁險峻,如此簡單的線條,諸多不容易,萬般驚險,都是前人的工程智慧。

 
 胡佛水壩的吉祥物是這隻狗,他一直陪伴工人在工地生活。1941年2月21日,被工程卡車輾過而結束他的一生,與罹難工人長眠。
 
 
 附上胡佛水壩的旅遊建議,如果你有機會來此,記得注意防曬和多喝水,免得中暑,記得隱藏在大壩大湖之下的許多細節,

誰說太陽底下無新鮮事,連沙漠底下處處都是新鮮事。
 

* 維基百科 : 胡佛水壩

 
 

 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