賴賴同學會 5-25-2017
這年頭開同學會,已經無法按著當年的畢業紀念冊,按圖索驥,一家一家按電鈴找人了。
何止滄海桑田 ? 街道改了,地址變了,人搬走了,電話換了,有些人甚至名字都改了,茫茫人海卻查無此人。
有一陣子谷歌大神找得到人,有時臉書找得到人,有人名不見經傳,有人用英文名字,更增加找人的困難度,也更堅定尋人的決心。
隨著科技的演變,為今之計,改用Line來尋人,先開一場賴賴同學會,為同學會聚餐暖身。
*
我初中讀一所私立學校,男女份際嚴明,男生三班,女生兩班,儘管校風嚴謹,仍關不住許多青春故事。
時隔三十年,在年近半百越過山丘前,某日傍晚和融霸散步閒聊,他提及 : 【 我們辦過三十回附,附中的附。】
我一時興起,說 : 【 那我也來辦一場三十回復,復旦的復。】
天知道我這種瘋子個性,一旦說得到,做得到時,威力是比原子彈爆炸的威力還大。
也只有融霸有這麼大的開拓胸襟,獨撐幕後,放老婆自由,給我一片天去飛翔。
*
於是我擬出【三十回復、五班孵旦】的聯合同學會邀請函如下 :
好久不見 ! 同學您好 !
我是XXX,我想在今年夏天辦一場【 三十回復,五班孵旦】的聯合同學會。
1.敬邀您先加入五班聯合同學會群組,大家可以藉著閒聊討論,先交流感情。
2.請把父親節後的星期日留給我們,大家一起回春到青春年少。
3.如果你有其他同學的訊息,請邀請他們加入閒聊。
4.請踴躍現身,竭誠歡迎您 !
祝福您
平安喜悅
XX 敬邀
*
我們歡迎下列遊戲規則 :
1.自我介紹三十年前傳
2.歡迎告白青春紀事
3.歡迎回憶青春糗事
4.歡迎張貼名片
5.歡迎張貼全家福照片
我們歡迎正能量的交流 !
我們婉謝以下【三不政策 】 :
1.不政治、不宗教、不傳銷。
2.不做無謂的轉貼,以免浪費大家的時間和真感情,若有心轉寄,請加註用意。
3.謝絕攜家帶眷,敬請見諒 !
把遊戲規則都訂好了,才不會流於通俗空洞。
我曾經在某群組三進兩出,退組兩次又被抓回。受不了一個人轉貼一篇長輩文,然後就是十餘人按讚貼圖,毫無內容可言。
為防弊端,開宗明義就設好遊戲規則。
*
我先從我的Line群組發出邀請函給我認識的人,根據6G人脈網,一網連一網,逐漸邀請失聯的同學浮出水面。
短短三個星期找回50位同學,分居各地各行業的同學,一談起復旦往事,歷歷在目,心又拉近幾許。
在Line群組裡設立記事本,同學們依先後順序,自我介紹這三十年發生的人生。只要發言都歡迎,就算壁虎壁花作壁上觀都歡迎。
驚喜總是天天出現,同學的人生充滿傳奇,你在峰時,我在谷,無須比較也無須計較,只是老友聚會敘舊,互相取暖回憶,人到中年,老友越重要。
由於Line的聊天形式很自由,你一言我一語,串聯起一連串話題,當我在日本轉機之際,當我在時差昏睡中,已經是幾百個留言了。
一旦話題熱鬧,有人嫌無聊,插不上話,有人嫌太吵,沒時間看留言而退組,相對缺點也在Line出現,無可避免的,這就是Line。
幾乎成了一種生活習慣,中午休息時,同學們上Line閒聊幾句,打打氣,才有精神繼續下午的工作。
吃過晚飯睡覺前,一群老同學像是在三合院前聊天嗑瓜子似的,繼續閒扯當年年少無知的蠢事。
我好怕話題冷了,Line群組空了,人散了,撐不到八月中旬辦聚餐,又不能不提早邀請,讓大家提早安排時間。
*
我的三大藍圖是 :
1.先在Line群組上聯絡感情,並私下拜託一些活潑的同學撐住場面,拋磚引玉,讓更多同學能參與,熱絡感情,當天聚餐才不會太生疏。
2.我包下一間私人度假山莊,供同學攜家帶眷辦轟趴,正逢暑假期間,全家人都可以上山遊樂,住宿免費,三餐自理。
3.委託開餐廳的同學負責場地,當天已有40位同學報名,可以開一個包廂,如果聊得意猶未盡,還可以有下午茶,還有各班帶開,甚至還有宵夜趴。
由於當初男女分班,校規嚴格,事過三十年,要讓大家歡聚一堂,的確需要一些活絡功夫,事先的暖場變得很重要。
我在運籌帷幄中,雖然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,卻收穫最多,重新認識許多同學,溫故知新,也有老酒陳甕底的陳香醉人。
我非常感謝居中幫忙我圓夢的諸多同學,幾乎是求必應,大家有志一同,想把這個三十重聚辦得圓滿順利。
我希望大家以正面積極的溫暖態度,心手相連,接納不同的同學和人生。在籌辦過程中,我要求自己提高高度和廣度,讓百花齊放,儘量面面俱到。
*
像是連根拔起又重新移植的大樹,我在黃葉落盡後重新生根發芽,蛻去銳角才脫胎換骨。又像是喝了孟婆湯的人,彷彿忘了前世,隱隱約約與前世魂牽夢縈。
我當然有被激怒到沮喪和挫折的時候,還好有融霸挺我,還有一群好同學的支持;他們每天在背後付出比我更多的時間,來支持這個賴賴同學會,三十年不見後仍情深義重,讓我銘感五內。
我在此地學會一技之長是辦趴,試圖將整個流程、大小細節等,做到賓主盡歡;沒啥功過得失的壓力,自己倒是很享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妙關係,緣分這東西,一旦你善待它,它就對你微笑了。
我在美國待久了,懂得保護當事人的隱私,懂得拿捏人與人之間分寸的細微精緻之處,也懂尊重人的意願,不以【台式敬酒】的熱情為難人,
一如梁實秋的詩所言 : 【 你走,我不送你,你來,無論狂風暴雨,我都要去接你。】
*
當思念越過太平洋,當友情變成一生一世的告別時,當讀懂 【 人生不相見,動如參與商】,
經過三十年,我懂得,再辛苦我都會完成這個夢想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