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良版的健康肉燥  4-21-2016

某次家庭聚會,我煮了一鍋台式肉燥,讓大陸鄰居驚為天人,爺爺和孫子都連吃好幾碗白飯。

我解釋說,這是每個台灣人都會做的肉燥,最基本、最平凡的台式料理,有了基本肉燥,可以變化出許多家常菜。

因應鄰居回寧夏前的請求,我將我的肉燥煮法紀錄一下。

*

為了給孩子吃健康肉燥,我自行更改配方和做法。

我堅持所謂的【一定要】,才能讓家人吃得健康,這是我唯一煮飯最龜毛的料理。

通常我會當天九點去大華超市買一大塊夾心肉,當場絞成絞肉,

最早到超市是為了一早啟動的絞肉機最乾淨,不會因為開店時間越久,殘留在機器上的細菌越多。

我不買現成絞肉,怕來路不明,最怕雜碎肉臟或是不良肉品,重絞後再賣出。

我親眼看到自己選的夾心肉比較安心,我選瘦肉偏多,油脂均勻的部分。

*

材料如下:

3磅豬夾心肉絞肉、一顆大洋蔥切碎成丁,一大匙冰糖

一包大生堂滷包、兩片肉桂葉、三顆八角、三根乾辣椒 (

一杯香菇蠔油醬油、半瓶料理用紅葡萄酒、(我不再加其他調味料了)

我要補充說明的是:

大生堂是一家中藥房,他家自行調配的滷包一包80分錢,純正味濃,貨真價實,我常託人一次一買就是20包。

一般台式料理都會用紅標米酒,但是米酒在美國的華人超市賣得貴,我改用洋人的葡萄酒後,發現葡萄酒的天然果香可以取代冰糖,更加香醇、更加有果香味。

有時候我直接倒一瓶葡萄酒,在鑄鐵鍋上燜煮一小時,酒精蒸發後,肉燥上色均勻,根本不需要多一道炒糖的步驟。

有人放了半包台式油蔥酥以增加香味,我總覺得油炸過的油蔥酥不健康,遂以新鮮洋蔥丁取代,反而更有水分,更有甜味、更清爽。

既然用了新鮮洋蔥丁、紅葡萄酒、和中藥滷包來取代傳統作法,為了想吃健康的肉燥,我選用比較貴的黑豆醬油或是香菇蠔油醬油,

取其吃得多化學醬油,不如改吃健康的黑豆醬油,更何況用了紅葡萄酒之後,已經不需要太多醬色了。

我的自作聰明改變配方,只是想吃得更健康而已,沒想到卻成為獨門肉燥。

*

作法 :

1.我回家後在26公分的史大伯鑄鐵鍋上, 先放一大匙冷油,先行將三磅絞肉全部炒熟。

2.倒入洋蔥丁略炒一下、依次加入所有配料和調味料。

3.可加水到蓋過所有食材,然後用鑄鐵鍋小火慢燉一小時。史大伯鑄鐵鍋的水滴狀鍋蓋設計這時便發揮效用,均勻受熱又反覆循環,讓肉燥散發迷人的香氣。

4.從頭到尾就用一只鑄鐵鍋,先炒後滷。當天吃不完就放進冰箱,想吃時再拿出來在爐上加熱。我一次煮一大鍋,分送鄰居和好友,趁新鮮時分享。

煮肉燥,輕而易舉啦!

*

變化菜色 :

1.紅燒肉: 將肉燥改成大肉塊,先在鑄鐵鍋上煎熟,讓肉質緊緻,表皮微焦黃,煮法一樣,成了紅燒肉。

2.滷味 :分出部分滷汁,滷海帶、豆干、油豆腐、滷蛋皆可,燙個青菜就可以混一頓餐了。

3.肉燥麵 : 煮好白麵,淋上肉燥,配上蔥花,特簡單吧 !

我還學寧夏人手工和麵、擀麵、拉麵、下麵,在肉燥上加上馬鈴薯丁、胡蘿蔔丁、賀蘭山蘑菇丁、或香菇丁、毛豆丁、洋蔥丁、豆干丁、番茄丁等,

炒成湯水料理俱足的蔬菜肉燥,用淺盤裝麵,淋上醬料,用筷子繞著圓盤繞圈上味,故意稀哩呼嚕大口吃麵,煞也爽快 !

4.紅燒馬鈴薯 : 剩下的肉燥,燉個馬鈴薯塊和紅蘿蔔塊吧 !

5.南瓜米粉 : 將南瓜切丁、高麗菜絲、胡蘿蔔絲、香菇絲都炒熟,或上泡過水的佛祖排米粉,調上一點醬油、白胡椒粉等。

6.涼拌茄子 : 茄子洗淨、切段、蒸熟、淋上肉燥、拌上九層塔葉丁。

*

不是古早味肉燥,是改良版的健康肉燥,給家人吃安心的啦 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