露營前的心理障礙 5-26-2014

每次我回台灣,總要向我妹申明我的「三不政策」:No Hiking! No Camping!No Biking!有關流汗的、曬太陽的、被蚊子叮的、累死人的事,敬謝不敏。

於是我妹到紐西蘭開露營車十二天,去北海道露營兩星期,這種好事都不會找我。她的露營同好前仆後繼,跟著她勇往直前,不但全省露透透,還上山下海比三鐵,連全家族都走火入魔。

我不能懂,何樂趣之有?

*

N年前,有個朋友跟著一群人去海邊露營。

從第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清晨,這朋友說了不下一百次「我神經病呀」的發語詞,造句練習如下:

「我神經病啊,我家就在山的那一頭,我幹嘛在這裡吃半生不熟又有砂土的晚餐。」

「我神經病呀,只要開過這座山,就可以回家洗熱水澡,為什麼要這裡投硬幣排隊洗澡?」

「我神經病呀,花錢買這麼多露營用具還睡不好、我家窗前海景比這裡漂亮多了。」

果然第二天天一亮,這朋友就捲捲鋪蓋,收拾細軟,狼狽得趕緊逃回山的另一邊了。

*

我腦袋浸水了,一時衝動,竟然違反常理報名賀琪溪露營(Hurkey Creek Camping)。雖然不是神經病發作,總是內心不安,因個人偏見而虧欠孩子的童年,好像少了點什麼東西。

報名之後不後悔,到了行前會議後我就開始天天後悔,諸多瑣事都令我想逃竄。

我的焦慮表現在連續三天跑Costco,買東買西好像欠買了什麼東西;我跑了四家體育用品社,逛來逛去看不懂自己需要的是什麼,後來還是好心人士借我一個遮陽帳篷,和三個空氣床墊。

我買了一個四人帳篷,神奇得可以一分鐘可以搭好帳篷。沒想到眾前輩皆嚴正提醒我說:「你們是一家四口,你最好買六到八人帳,才會睡得舒服。」一天之內有三個人如是說,果然是三人成「唬」,我連拆都沒拆開帳篷,趕緊拿回去退,改買八人帳。

八人帳篷號稱可以放下兩張Queen Size 的雙人床,可以讓身高180的男士不用彎腰駝背,還有空間可以放行李,讓孩子玩;而且十分鐘內可以完全搭好帳篷,十分鐘內完全收拾好,正合我意。

此外,我還投資了吃飯的傢伙--露營餐具四人份,含有盤碗杯刀叉匙共二十四件組($24.99)。直到露營地的三天兩夜裡,我才知道這是明智的抉擇!

好怕只露營一次就成為絕響,這些投資都成為紀念品。

*

我擔心地上有火蟻,帶了殺蟲劑。我擔心有蚊子,買了防蚊液。

我怕天太黑,買了露營燈;我怕不夠電,買了很多電池。

我怕天氣變化,陰晴不定,晝夜溫差大,一口氣把春夏秋冬的衣服全裝上車了。

我沙盤演練,怕孩子無聊,書、玩具和零食都帶了,防曬的、玩水的、下雨的裝備都帶了。

天知道,我多麼想把整個家搬到山上!

百密一疏,我才會如此擔心到睡不著。----這就是露營菜鳥的心理障礙;不怕多,就怕沒想到,用空想把自己纏繞得像是木乃伊一樣動彈不得。

*

如果我們不出門,三天連假裡可以舒舒服服、輕輕鬆鬆的「呆」在家裡,或是趕著國殤日大減價大肆狂買。可是假期的的意義是什麼?

那個青春少年啊,如果不出門,可想見日日與3C為伍。若是把他的3C沒收,一如煙癮發作的人渾身不舒服,擾嚷著無意義的語言。他這階段不愛出門,我是該順他?還是逆他?

那個中年男子若是不出門,一定又在電腦前工作,除了家庭和公司,他該跳出不一樣的生活路徑,尋找靈感的活水。

只有小隻的像隻小狗似的,圍在我身邊莫名的興奮著、跳躍著、歡笑著;陪大人在車庫練習搭帳篷,迫不及待躲在帳篷下,和一群絨毛動物玩穴居生活。

 旅行就是從自己平凡的生活中,去探望他人的生活,再回望自己的生活秩序。

*

我對孩子說:「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露營,我們都要試一次,先試一次才有資格說喜不喜歡?」

當父母的其實很膽小,還是要假裝勇敢,帶領孩子衝向正面積極的挑戰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