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1120831

 文化營學什麼? 11-12-2013

我家倆兄弟在今年七月上過中華文化青少年夏令營後,至今過了四個月,有些中華文化的元素在發酵,像釀酒似的醞釀,越來越香也越來越醇,特以記錄,分享給海外小華僑。

*P1120872

我們是在20136/297/6 上了八天七夜的文化夏令營,今年是第一次參加這活動,母子共同參與許多新奇和好奇,一起經歷許多想像和體驗,至今仍有很多話題可以聊不完。

見倒帶文章:

1.行前篇

2.懇親日

3.營火晚會

4.孫先生

*P1120901

我們從集合點把孩子接回家,倆兄弟一身疲憊,臉上卻有種脫胎換骨的喜悅。

我在車上問兩兄弟八天七夜裡最好玩的事前三名排行榜?

十一歲的小敬說:「射箭、扯鈴和划船。」

說著,從背包裡迫不及待拿出他的紀念品:手做中國結當成送媽媽的禮物、射擊標靶的紙雖然坑坑洞洞,孩子卻如獲至寶,還有一張小敬寫「愛護地球,知福惜福」的書法(至今仍被當成獎狀似的張貼在他的房間)。

八歲的小融回答說:「划船、營火和輔導員。」

這八天和他們朝夕相處的輔導員,情感更勝過父母,成了生活共同體,也因為這種信任和依賴的關係,讓小孩充滿安全感,讓父母放心。對第一次參加過夜夏令營的小融來說,一切都是一場大冒險,好玩又難忘。

對我來說,最熱淚的是,倆兄弟在營火晚會上唱「龍的傳人」,這是我兒子第一次能把一首中文歌完整唱完,我在觀眾席上把雙手都拍紅了,也不足以說明我心中的激動。

回家後我上Youtube找出李建復和王力宏的影音版本,帶著孩子認中文字,解說意思,有時母子一起在車上合唱「龍的傳人」,龍的傳人就是這樣從中國一直傳到美國和世界各地,如此意義非凡!

身為家長來說,在看過7/4的家長參觀日後,除了放心和安心,更期待明年能和這一群人再度重逢。

*P1120887

猶記得家長參觀日時,小敬從人群中溜出來,給我一張麥當勞的禮物卡,親我一下說:「我得到我們那一組書法課的第一名,這個禮物卡是我請你們去喝麥當勞的咖啡,謝謝你和爸爸上山來看我們。」

我又驚又喜!感覺不像是我的孩子,好像他在這幾天內成熟許多,被教化馴養了,懂得感恩。

前一年夏天,我們帶小敬回台灣,在台中綠園道找一位書法老師學書法,那時他學得很不甘願,嘟噥的說:「我是回台灣放假,為什麼要學書法?」只上十堂課,未能領受中國書法的奧妙。

當早餐時間,我特地走過去感謝書法課的蔡季男老師給小敬的鼓勵。對這些從未曾拿過毛筆的小華僑,蔡老師要在短短時間內教小華僑寫出一張書法作品,當真不容易!

所有的學員都做得到,認真寫也認真學,老師把學員的作品貼滿在飯廳、走道和教室裡,讓大家都看得到孩子的努力。

蔡老師不但上山出力當義工,還自掏腰包買禮物卡鼓勵孩子,真是令人敬仰。

不是只有蔡老師如此,所有營隊的工作人員都是如此身體力行,為了在海外培養小華僑的文化內涵不遺餘力。

*P1130832

上完一般的夏令營,孩子又累又樂的說:「好好玩!我明年還要再來玩!」

除了玩,家長更想看對夏令營對孩子的影響。

小融在家自學三年中文課後,秋天進入中文學校,只因為在夏令營中和情如手足的安安有伴,印證「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寡聞。」有學伴,學習的興致更高昂了。

以前他們在美國學校當同班同學時,一起追逐玩樂的感情,卻不如一起上山同吃同睡的革命友誼,八天七夜裡,他們彼此互相照顧和幫忙,同甘共苦後,讓他們友誼更進上一層樓。

開學後,他們雖然不在同一班,仍每天約好下課一起玩,一起吃午飯,那綿延的情誼令人動容。

也是在夏令營裡開啟中國童玩的一扇門,他們學了扯鈴後意猶未盡,又找到台北市教師組扯鈴冠軍的沈聰智老師到美國巡迴童玩教學。至今倆兄弟仍玩扯鈴,上午學扯鈴,並且有機會教外國同學玩扯鈴,這也算發揚中華童玩文化。

*00001

小敬則是在上完文化營後,開學後在中文學校選了文化課。

某日文化課教了戰國時代有三個重要的發明:「九九乘法、象棋和孫子兵法。」

他馬上反應說:「孫子兵法就是上文化營時教的『知己知彼、百戰百勝』嗎?原來我會的象棋和九九乘法,從古至今都這麼有用啊!」

這種在文化瑰寶裡發現老祖先的智慧,是需要集合多少人的用心澆灌才能一點一滴的養成。

在文化課裡,小敬懂了為什麼我們是「炎黃子孫」?為什麼我們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?會唱朝代歌,懂得各朝代的先後關係。小華僑懂得中國老祖先的發明和偉大,這種認識中華文化的機緣,不是來自美國學校英文版的歷史課,而是和他一樣「黑眼睛、黑頭髮、黃皮膚」的龍的傳人,一代一代教傳下來,意義更不同。

*P1120898

八天七夜的文化營,對孩子來說,懂得每週上中文學校的意義,懂得會說中文的驕傲,懂得感激有一群好人在背後支持這樣的營隊,才能讓我們有機會一年又一年的學習,期待2014年國慶日的那一星期,在行事曆上標記,和文化營的同伴山上有約!

以一個家長來說,我們衷心期待如此有意義的營隊活動能年年傳承下去,這需要人物、物力和財力的支持,讓活動功德圓滿,讓小華僑如沐春風般在中華文化中成長茁壯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蔚藍 的頭像
    蔚藍

    蔚藍迷*迷蔚藍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