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琴復健曲 10-28-2013

今年夏天,夫君在手腕上烙下了永恆的印記,我雖感動,卻不敢太感動。

*

夫君從7/20騎車摔傷,8/1動了「左橈骨開放式內部固定」手術後,感謝朋友推薦好醫生,對症開刀,整個手術過程不但順利,還恢復良好。

夫君依照醫生指示,手術後固定兩星期,除了手臂提掛繃帶工作,睡覺前還用海綿柱狀物固定手臂,以免昏睡翻身時觸動傷口。

接下來是每週一次,每次一小時的物理復健。復健很重要,卻不是一件容易輕鬆的事,任何動作和轉折都牽動許多肌肉和神經,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,復健是千百條神經牽引拉拔的痛,卻不能不忍痛完成。

*

夫君咬緊牙關,從不言痛,如常早起做早餐,我們常忘了他是病人。他利用瑣碎時間復健,把護士教的動作一再重複練習,復健動作看起來很簡單也很無趣,他無法做到一般人的手腕轉動角度,必須靠著逆流而上的精神,拉扯痛覺讓肌肉鬆弛,恢復舊有的功能。

經過一整天從早到晚,幾十次、幾百次的反覆練習後,睡前終於感覺手腕能隨心所欲了。令人沮喪的是,第二天一起床,手術後的肌肉一如冰凍一夜的雞肉,僵硬緊繃,昨夜解凍的雞肉(肌肉)又得再重新復健百次才能鬆弛,才能隨個人意志做事。

如此下來,經歷三週(共三次、三小時)的物理復健,醫生覺得恢復良好就讓夫君提早畢業了,剩下的自行在家復健即可。

「傷筋斷骨,療傷百日」,剩下來的都要靠個人意志力,如果不想老來有殘疾,只好趁現在黃金復健期繼續忍痛復健。

*

夫君師從融老師開始學琴,從來不會彈琴的人,中年手指都僵硬了,開刀後更是石化了,硬是用土法煉鋼法學琴。

如我這等資質,當小敬和小融的琴童多年,除了開支票和當柴可夫司機,別無他用。夫君把練鋼琴當成手殘的復健之道,發揮殘而不廢的精神,每天早晚練琴,比融老師還專心。

起初夫君用單音彈琴,少了伴奏,用遲緩的節拍把一首明快的曲調彈得淒涼無比,像是失戀的人心灰意冷得想跳崖似的,若再看他手腕上五公分長如紅蚯蚓般扭曲的傷疤,配上「割腕自殺獲救」的情節,實在賺人熱淚。

夫君意在復健,彈鋼琴正好是手指和手腕的協調動作,可以把左橈骨的肌肉和神經都重新訓練起來,加上他的音感好,節拍準,新琴音色好,日復一日練習下來,奇蹟重現。

*

不企求台下的掌聲,不接受聽眾的安可曲,接受批評和指教,僅此一首空前絕後的鋼琴復健曲。

請欣賞一曲歌王彈奏巴哈的March in D from the " Anna Magdalena Bach Notebook."

  

夫君說:「彈完這首復健曲,才知道會彈鋼琴的人多麼了不起!」

 倒帶文章:混沌未必要開竅

 

arrow
arrow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