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課日誌    10/17/2010


10/17我代課一天,為了這三個小時,我課前準備十個小時。以我有十幾年的教學經驗,加上上課信手拈來的功力,我還是要備課十個小時。


我在這週代課裡,也學會很棒的新體驗,我願意與大家分享如下:


第一、我依照以前蘇老詩和洪老師請我代課的方式準備教案,先送交林老師審閱上課流程。除了每週複習和小考,主要的課程大綱是第三課課文和說故事,和七個生字而已,我把七個生字改變順序成:(我)喜、歡、參、加、感、恩、節,這下子孩子全記得了。


說是「而已」,我根本忙得沒時間看影片、玩語文遊戲。我知道孩子只有第一印象的課程記憶最深刻,老師準備充分的「第一印象」課程才能讓學生回家獨立寫功課。比如教生字,我查了字典的每一個字,寫下每個生字的造詞,如果不記下,上課時也會「熊熊」想不起來所有字詞的運用。


我發現:用「喜」字的造詞,可以將喜餅、喜帖、喜宴、喜氣洋洋、喜糖、喜劇等串聯成一個小故事,這樣孩子立刻有畫面可以學習。還可以趁機補充關於「喜」的成語:喜氣洋洋、喜怒哀樂、悲喜交加等補充成語。補充這麼多語詞,孩子當然不可能一次全記得,也不是為了要考學生,只是要增加他們對中國字的靈活運用與寬廣度。


第二、我發現如果用字典上的解釋與小華僑說,他們一定有聽沒有懂。所以,我會在新語詞中、念課文中、圈選新詞時,故意停下來問小華僑:「這個詞的英文是什麼意思?」孩子們都高舉雙手,精準翻譯。


對!就是這樣,把小孩當成「現場翻譯機」。他們本來就是中英文溝通的橋樑,能隨時中英文精準翻譯,表示他們真的懂了,這比他們一定要學寫很難的字更有意義。


第三、遇到過去曾教過的同音字、相似字、容易錯的字、破音字、「的」與「得」、「敢」與「感」與「敢」等,我會不厭其煩的複習再複習,不斷地在黑板寫注音和造詞。或許他們不見得一次就學會,我相信日子久了他們會減少寫錯字的機會。


第四、一開始我都以為是教室不好,造成學生上課無法專心;我向學校建議三次要換教室,但是沒有多餘的教室。我決定自己上一次課,看問題出在哪裡?


我只花三招就化解教室的問題:


a.上課帶一個鈴鐺:只要我一搖鈴,孩子們知道我要說話了,自然會特別注意我。再不理我的人,我會溫柔的喊:「親愛的某某某,請看看我!」


b.我會在說話說到一半時,突然問某個不專心的小朋友:「某某某,我剛才在說什麼?」「你猜,這答案是A,還是B?」


c.每一桌上只坐三個人,都不准屁股面對老師。念課文時,每一小組念一小段,念得好的那一組都可以蓋獎。可憐當天的助教媽媽,光是每桌輪流蓋獎,就可以減肥兩磅了。


第五、我自己帶繪本和字典去教室。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會查字典,其他的小朋友可能要請家長私下再教一下如何查字典。


當天天冷欲雨,我帶來了義大利繪本大師朱利安諾的「小石佛」、「一片披薩一塊錢」、「石頭湯」、日本繪本「公車來了」、「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」等讓孩子下課時間看。果然孩子都很願意去翻閱繪本書,字不多的書,孩子都看得懂。


謝謝當天的助教媽媽筱芬、愛心媽媽碧君、覺文的諸多幫忙,讓課程進行順利。


我真的是盡力當一天和尚,認真敲完一天的鐘了。


 


 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