啥,先玩再吃?  9-7-2013


我用整個青春和小隻的搏鬥,目標只有三個:準時、專注和不要抱怨。


說難嗎?不難!說不難嗎?很難!做起來都是像是被虎頭蜂叮得滿頭包的慘烈。


*


每天想做的、該做的、必做的事,都像是火車進站似的按步就班,井然有序;只要有火車誤點,必是一天行程大亂,全家逃難似的兵慌馬亂。


雖然是暑假,也不能太放肆,一家四口綁在一起,牽一髮動全身,常為小隻的慣性推延,讓大隻的連坐遲到,這種態度讓媽媽很難教「準時」。


小隻的保持一貫的優雅和健康理念,吃飯時要細嚼慢嚥,如果不威脅加利誘,一頓飯要吃一小時。他一邊吃飯,一邊聊天,嘴巴好像有咀嚼,但是沒看到吞嚥。吼?這麼大還要教吃飯,這不是天生自然會的事嗎?又不是熊貓,每天要花好幾個小時吃飯。


作家張大春曾誇言,每天陪女兒張容吃飯兩小時以培養親子感情。唉,我不是「坐家」,我還有很多家事要做,看兒子吃飯沒激發我的寫作靈感,只會激發我的怒氣;若是每頓飯吃兩小時,不是他生病了,就是我生氣了。


我對小隻說理:「你若是動作慢,在恐龍的時代,跑得慢早就被吃掉了。」


小隻回答說:「媽媽,就算跑得快的恐龍,還是會死光光的。」


*


小隻不只吃飯慢,寫功課還不專心。我用計時器計算一小時,讓他專心寫閱讀功課,他可以從鉛筆玩到頭髮,反覆無意義的玩耍,還眼觀四面,耳聽八方,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引起他的注意。


很羨慕那些親子專家可以大言不慚說馭兒良方。我實在很慚愧,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,如何和人分享,十戰九敗,很難狠下心制裁一個笑咪咪的小鬼。道理都說了,獎賞都分明了,奈何不了他。


某日,我鐵了心,決定和他拼了,說:「等你一小時寫完閱讀功課SRA,我們就去海邊。」第一次,小隻拖過一小時,再來一次!第二次,錯誤連連,再來一次!第三次,邊寫邊玩,再來一次!如是者五次,直到太陽要下班了,我們才去海邊。


我以為他得到教訓了,沒想到第二天悲劇又重演了,每天都這樣。


親子專家說:「培養一個好習慣需要二十一天。」我就這樣和他搏鬥二十一天外加三個月暑假,還是功敗垂成。


朋友勸我說:「這是天生的個性,改不了啦!」


*


小隻的凡事慢吞吞的還自得其樂,如果媽媽再誘之以利,喻之以理,動之以情,這小隻的便開始抱怨,台詞都很無俚頭:「媽媽,飯飯叫我不要吃它。」「吃這麼快,等一下又餓了。」「吃得太快,等一下要做很多事。」


然後就是臭臉,邊吃邊抱怨說:「我的早餐三明治不要有土司。」「下次可以請你不要煮湯嗎?不然我會吃很慢。」「都是哥哥一直看我,我才吃很慢。」


寫功課也可以抱怨,說:「這種題目好無聊!」「這個對我來說太難了!」「一個小時的時間太少了。」「為什麼彈鋼琴的時間這麼長,打電動的時間卻這麼短?」


*


我信誓旦旦對小隻說:「你若暑假沒訓練好準時、做事專注和不要抱怨的習慣,等開學後就慘了!」


沒想到開學前收到加州學測的成績,他的語文科竟然滿分六百分,還贏過哥哥,這讓哥哥很沒面子。


開學第三天,老師做語文程度SRI 測驗,小隻的將近一千分,超前很多,這也跌破我的眼鏡。


我的預言都沒印證。


開學第二天,小隻回家說:「我們學校改成午餐時間先玩再吃,這樣大家才會吃得多,吃得快,而且不會剩下太多食物。」


啥,是我聽錯了嗎?


*


老中教育總是教我們要專心一致,要吃飽再玩,要先工作再娛樂,先寫完功課再玩樂。沒想到老美教育可以倒著來,效果還更好。


讓學生玩到累、玩到餓,這樣吃得更快,吃得更飽。而我的定時定量政策,在孩子不餓時上菜,反而讓他不餓沒胃口,不餓不感恩,不餓沒需求。


不但如此,老師還鼓勵家長:「不要給孩子帶太多午餐,做簡單的三明治和一瓶水就好了,最好是吃兩口就可以衝去玩了。」


學校體察童心,為此更改行事曆,從去年1145am吃午餐,吃四十五分鐘,改成現在是1210pm 午餐,只吃十五分鐘,讓1035am 的下課時間可以一口氣玩到1056am(你一定覺得很奇怪,為什麼是1056am,不是1055am)。


因應學校太多學生了,從幼稚園到小四,每個年級都有不同的下課時間和午餐時間,不同年級的學生不會玩在一起,不會有大欺小的行為,而且四年級學生還要到二年級班當大哥哥大姊姊教閱讀指導呢!


*


這下子,小隻的更有理由對我說:「我們老師說要先玩飽了再吃飯,這樣效果比較好!我也覺得先玩夠了再讀書,效率比較好!」


 


 


 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