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產品之旅 12-26-2009
我應該在台灣當農產品代言人的,愛台土產的最高表現就是----無所不吃,無所不買。
*埔里特產
我們去廬山泡溫泉,經過埔里「花現幸福」的花卉展和南投農產品展示。只見我一下車,比一群大陸客還像暴發戶,買了一杯洛神花茶,再買一包聖女小蕃茄加洛神花蜜餞,可以在車上吃,平常少有機會吃到洛神花,當然要吃!
看到現炒茶葉南瓜子,買!看見手工精油香皂,買!看見抹草香茅精油,買!看見酒粕保養系列,買!香辣豆乾,買!....還沒上山,我們已經在山下敗家了,敗得都不是名牌,敗得都是土產,對促進台灣農業發展有很大貢獻。
在廬山吃冰心蔴糬,覺得好吃!早餐夏都飯店提供的清粥小菜有高山高麗菜、鮮炒四季豆、青椒炒豆乾、鮮炒香菇,山上的蔬果只要新鮮都好吃甜美!
從廬山下山到埔里,要買地瓜和茭白筍;到麻豆交流道出口要吃蘭仔碗粿、要買大白柚;車子停在高雄前鎮區等融爸去買音箱的片刻,我還可以找到傳統市場,繼續買蓮霧、黑葉蕃茄和椪柑;到了林邊在路邊買菱角,好在車上大吃.....,我真是一個比觀光客更觀光客的美國俗。
*芭樂
有一天在家裡門口,小販來叫賣自產自銷的芭樂,我一口氣買了十斤;隔兩天去美容院,路口看見小販在賣芭樂,我又買十二斤;過兩天,又去買了十斤,買到芭樂販都非認識我不可;昨天去銀行,在路邊又買了十斤....。
我恐嚇小敬和小融說:「趕快在台灣吃芭樂,回美國就吃不到了這麼好吃的芭樂了。」兩兄弟受我影響,都是芭樂擁護者!今年秋天,我們把陳大哥家的一棵土芭樂吃掉一百多顆,現在回到台灣正逢冬季芭樂盛產,好吃又便宜,讓我狂掃芭樂攤。
每天三餐的飯後水果幾乎都是芭樂、芭樂、芭樂。有一天我切了三個芭樂,一轉身到廚房被一群小孩爭食得盤底朝天,我又切了三個芭樂,孩子搶個精光。我家孩子很少有這般風靡食物,能如老虎搶肉般狼吞虎嚥,看得阿嬤很開心,喚我再去買芭樂,免得孩子沒得吃,我們應該吃了超過五十斤的芭樂了吧?
*車城洋蔥
上次我路過車城,帶一袋洋蔥回家。我媽直誇好吃好甜的洋蔥,所以我再接再厲繼續買。
我在洋蔥園邊向一個老嫗買一袋一百元後,又想再多買一袋。
下一個路邊的小妹妹賣我一袋一百五十元,我不甘心被耍,繼續開車前行找洋蔥攤。
到了車城農會的超市下車一問有沒有賣洋蔥,販售小姐很疑惑的對我說:「現在不是洋蔥的產季啊。」
我剎時傻眼,又問:「那路邊攤賣的洋蔥是哪裡來的?」
小姐說:「喔,那都是進口的。」
天那,太好笑了!我該不會買到從美國進口的洋蔥吧?
*多吃蔬果
只要我一出門,回來必是提著好幾袋茭白筍、水蓮、高山高麗菜、芭樂....等農產品,搞得我小妹很頭大說:「家裡冰箱冰不下了啦!」
我說:「這些都很新鮮、很便宜、看起來很好吃ㄟ。」
我妹說:「只有你這美國俗才會這麼瘋狂採買蔬果,這裡到處都可以買到。」說完,她裝出一點都不稀奇的表情,可是我真的覺得很稀奇,我在美國想吃都吃不到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