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阿姨  2-3-2010


馬阿姨是我在成人學校第一天上課認識的第一個同學,也是第一個主動和我示好表達誠意的大貴人。


馬阿姨聽完我的自我介紹後,得知我先生和她的兒女同是UCLA 畢業,移情作用下,視我們如同子女,百般照顧,至今十年。


馬阿姨今年七十歲了,仍然是個氣質優雅的資深美女。她說起話來,有一種江南的鄉音,溫柔婉約又不失堅定。


在那個國家飄搖,百事待興的年代裡,馬阿姨還是北一女畢業呢!幾年前,她們還在夏威夷開個北一女畢業五十年的同學會!


我常聽馬阿姨說故事,越聽越有趣,越聽人生越精鍊、決策越篤定!



當年,馬阿姨帶著讀國中孩子來美國觀光旅行,便跳機留在爾灣了,讓在銀行工作的先生定期匯錢過來。


剛到美國的馬阿姨,英文不太好,也不太會開車,常常要搭公車去買菜。明明是很重的購物袋,還故作瀟灑的全提回家,辛酸在心底。


二十多年前,馬阿姨以台北的房價和爾灣一比,覺得爾灣的房地產有大有可為,開始買房子,越投資越多,越投資越大,甚至到北加去買出租公寓。


後來為了兒子的高薪工作需要抵稅,馬阿姨和兒子合買了一棟更大的豪宅。房子太大,大到每天晚上馬阿姨都怕得躲在更衣間睡覺,那更衣間比一個房子大很多


馬阿姨很喜歡我們去她家湊熱鬧,不然一個諾大的家只剩空氣和她對話。反正子女都離巢了,只有假日才回家。馬阿姨閒閒搞起房子,買預售屋,加建、升等、再加裝潢,加上她獨特的眼光,讓房子在兩年內翻了兩翻。


她雙手一攤說:「反正我已經受夠了美國生活,也享受過美國大房子,現在台北有捷運,有健保,正適合我的老年生活。」於是馬阿姨把大豪宅賣了,回台灣當公民。


馬阿姨只有每年夏天才回來曬曬加州陽光,只要她回來,都會打個電話跟我聊聊近況,問候一家近況,並不吝惜分享她的人生哲學。



那幾年,我常陪馬阿姨閒晃。我們去羅賓森花園逛逛,一起討論園藝,她最喜歡白茶花。馬阿姨喜歡看我的書,也和我討論旅行和人生,,還有她年少的夢想。


有一次,馬阿姨特意請我們去吃一頓法國菜,我看了價目表,不敢點菜,馬阿姨還說:「謝謝你們陪我來吃這一頓飯,我想吃卻一直找不到伴呢!」


那時我們正要買房子,年輕人的第一棟小房子怎能跟馬阿姨的大豪宅相比,馬阿姨從來不曾因此看不起我們,跟著我到處去看房子,給我建議。


我們勉強湊足錢買了一棟小房子,當然也很想像樣品屋一樣裝潢得很溫馨雅緻。


馬阿姨反而勸我們說:「先求有,再求好。暫時先用公寓地毯和百葉窗,等兒子大了,會愛惜這個家時,再重新裝潢也不遲,屆時建材會更新更好呢!」


「是人在住房子,不是房子在住人。為了一個夢想的家去背負債務,或是每天小心戒慎,讓孩子不能在房子裡快樂成長,都是捨本逐末的事。」馬阿姨說。


我們真的聽馬阿姨的話,讓孩子快樂的糟蹋房子,地毯上偶爾有尿漬、有食物的印漬也無所謂,讓人定期來清洗地毯就是了。


過了幾年,房子賺了兩倍差價,再用房屋增值貸款去重新裝潢房子和做房地產投資,賺得一桶金。


觀看這幾年美國的不景氣,很多人當時好高騖遠,一逕借貸去買大房子,一逕裝潢到最頂級,等付不出貸款時,落得工作丟了,收入沒了,房子被拍了,下場都很慘。


還好,那時我們把馬阿姨的話聽進心底了。



馬阿姨的女兒和我同年,對讀書不是很在行,馬阿姨勸勉女兒說:「你好歹要讀完大學,將來嫁個好人家,不然我們來美國移民就白忙一場了。」


後來馬阿姨的女兒大學畢業後,嫁給一個家世良好的建築師,住在比佛利山莊的大豪宅,如她所願安心在家相夫教女。


馬阿姨的兒子讀高中時,大家都往UNI HIGH 擠名校時,馬阿姨覺得自己的兒子個性活躍,青春不該只是讀書而已,所以讓兒子讀木橋高中,參加很多課外活動,也學打高爾夫球,還交女朋友,相戀到結婚。


後來兒子考上柏克萊大學電機系,又到UCLA 讀安德森商業學院的碩士,畢業後到摩根史坦利公司上班。


馬阿姨的兒子三十二歲時當上摩根史坦利公司的大亞洲區副總裁,每年掌管亞洲五百家公司上市;當大家紛紛嘆景氣不好時,馬阿姨的兒子紅利分不完。


前幾年馬阿姨的兒子調去香港工作時,住在海邊的別墅,後來嫌香港太擁擠,決定又回台北買房子定居。


當年馬阿姨辛辛苦苦的帶兩個孩子移民,等孩子長大了,機會在亞洲,孩子又回到亞洲發展。



我在馬阿姨的身上看到一個移民的故事,媽媽為了孩子的前途在異鄉奮鬥,等孩子成家立業才又回到自己身心安泰的家,與老公相守為伴。


馬阿姨憑著自己的智慧,讓老年過得有錢有閒;我彷彿看到老年的那一道光,在遠方指引我,閃閃發亮


 


 


 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