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地牙哥科學展 3-17-2012
一聽到有大規模的科學展,我們又排除萬難,風雨無阻的趕過去。
難得遇上南加州的暴風雨,在陰寒濕冷天裡,我們從五號公路一路南下,約一個小時車程到達聖馬克斯州立大學。
這是我第一次到聖馬克斯大學,這所建立於1989年的新學校,擁有304英畝的校地,位於聖地牙哥北方的山城,環境優雅,設備新穎,以商學院、教育學院、人文與科學學院為主。因為這次的科學展開放教室,我們才有機會參觀學校的設備。
這次聖地牙哥的的科學展為期一星期,在聖地牙哥的不同地區、不同時間、不同主題分別進行。以我們參加的聖馬克斯科學展來說,從週六上午十點到下午兩點,四個小時內若是要認真跑堂,根本沒時間吃飯,只能暫時吃個能量核果棒止餓,連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如此度過一餐。
這是以STEM為主題,science, technology, engineering, and mathematics (科學、科技、工程和數學)的簡稱,分成好幾個展區,有近六十個科學攤位,除了家長或是學校組隊參加,也有生物公司或是研究單位參展。
這些身穿制服的軍人,正在教小朋友如何做火箭,用泡綿管、橡皮筋和泡棉紙做出火箭,孩子在雨中發射火箭,踩得一地泥濘,覺得很過癮。
參展人員很有耐心的教每個孩子玩磁鐵實驗。
這種強力磁鐵可以透過手掌,吸引更多迴紋針。
利用強力磁鐵吸引磁粉,可以清楚看出磁鐵的南北極,乍看好像一條條黑色的大海參。
還可以用磁鐵做出釣魚桿,利用棍子上的開關控制磁鐵如何釣起迴紋針並放進桶子裡。
這個教室是教染色體的排列順序,讓小朋友用彩色泡綿管和串珠來動手模擬。還有大哥哥用蘋果電腦當場示範教學,讓小朋友對染色體有基本概念。
這是一家bp的生物工程公司對小朋友解釋如何將草轉變為澱粉、再轉變為酒精的能量過程。
實驗室的人教小朋友如何操作滴管和實驗器具,看看糖的轉換和觀察變化。
為了教小朋友舌頭的各個部位有不同的味覺,他們準備了檸檬片、方糖、椒鹽餅和無糖可可粉等食物,讓孩子吃吃看就懂了,不用死背考題。
我是搞不清楚檸檬和馬鈴薯如何做成電池,小敬卻能說出一番道理。
這個大男孩拿著一張大蟒蛇的蛇皮講解蛇是如何脫皮的,一說再說,說了幾十遍,說得口乾舌燥,說得滿頭大汗,說得百般無聊,還是得繼續解說。
這個靜電實驗也很好玩。將圓型靜電球上放個錫箔盤,盤子裡裝了cereal 的早餐榖片,當產生靜電時,早餐榖片一一飛散出來,每個孩子趁機張開大嘴,看誰可以用嘴巴接得到早餐榖片。
教離心力時,他們把一個塑膠杯的鑽孔,兩端綁上繩子,杯子裡裝糖果或豆子,讓孩子很有技巧的甩動杯子繞出大圓圈,保持不讓糖果或是豆子掉出來,就可以賺到一顆糖果。
我最有興趣的是幾個媽媽帶小朋友做的樂高作品,作品雖未臻完美,但是有齒輪和電動的概念,有想像力和創作力。
最小的參展小朋友才六歲也加入解說的行列,把自己的作品說得很神奇,連看板都做得有模有樣,裡面有每個成員的自我介紹,及他們如何團隊合作出參展作品的。
小融最喜歡的是每個展桌上的紀念品和糖果,為了要吃糖,很認真的參加數獨
比賽。
小敬最喜歡的是這組「身控機器人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