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套媽前傳 11-18-2008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今年春天,原本只是去舊金山玩玩,汪醫生說:「閒閒沒事,你就來洗牙吧!」

洗完牙,汪醫生苦勸我一兩個小時,說:「基於職業道德,為了你的健康,我強烈建議你一定要回爾灣去找牙周病專科醫生。」

我說:「我覺得還好啊。」一拖拖了半年。

真的乖乖去找到一個牙周專科醫生,果然事態嚴重,需要做牙周手術了。

牙周專科C醫生是南加州大學的牙醫教授,為人謙沖,難得具備醫學、醫術和醫德之人,他總是願意花很多時間和我討論問題,直到我懂,極具耐心和細心,令我當下折服。

做完牙周手術,他又會診W醫生,徵詢我為了日後牙齒健康著想,是否考慮全口整型美容,這下子牽涉到矯正專科、假牙專科,是跨部門的大工程。

W醫生開口便道:「我是一般牙科醫生,我會做全口美容,包括矯正和植牙,你可以說我什麼都會,也可以說我什麼都不精。」我一聽到這種自我介紹,心都涼了半截,信任感全消。

我躺在椅上,張著大口,一聽到他和C醫生面對X光片,指指點點又搖搖頭,感覺一片慘白。

只好再約時間,等他做好齒膜再做諮詢。

*
我依約前來會診W醫生,他拿著全口和側面X光片,還有齒磨分析我的狀況,解說正常牙齒應該那般那般,我的牙齒這般這般,必須經過兩年的大工程改造,才能改頭換面,兼具美觀與健康。

我們東方人的牙齒骨骼不似西方人。老外一開口是明眸皓齒,明眸動人,齒如編貝,充滿自信的開懷大笑,人人都像是廣告明星一樣令人欣羨不已。可是,我們不習慣那樣大笑,我們牙齒小,有點象牙黃,還參差不齊,笑得既含蓄又自卑。如果真要符合西方標準,費時費錢又得經歷長期抗戰的痛苦,為之怯步。現在,在美國人的青少年時期幾乎人人都帶牙套矯正,已蔚為風潮,訂為青春必經過程。像我這般人行中年,還要做青少年的指定功課,的確需要莫大的勇氣。

也是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。由於我在青少年時期曾經拔過兩顆下臼齒,一直沒補上假牙,事過多年,影響咬合和口腔問題,日益嚴重,現在補救希望猶未晚矣。

W醫生開口預估要兩萬元美金以上(我咧一台車的價錢呢!),而且還不保證效果會有多好!

我誇張的說:「ㄟ,醫生,外面景氣很差呢,這不是一筆小數字,我們『菜籃族』省錢不易。你收錢快樂,我付錢還得忍受長期痛苦。」比起之前一個更愛錢的H醫生估價要四萬元美金,已經算是「半價優惠」了。

*
這麼一大筆錢的支出,我當然要問問其他醫生意見。

我預約一個中東女醫生,據說是洛杉磯時報評鑑第一名的矯正醫生。這個M醫生一副精明幹練、野心勃勃樣,略微看過我的X光片,略聽我說明病歷史,略微解說矯正流程,開價五千元美金做為期兩年的矯正,結論是:「把你的牙周醫生電話給我,我跟他討論。」

我打開皮包,假裝翻來翻去,說:「找不到醫生電話,回家之後再說吧!」

我的朋友給她做矯正牙齒,拔掉四顆真牙,只為美觀。她建議我拔掉一顆真牙,然後做兩顆人工植牙(一顆三千五美金以上)。

我就是覺得心底不舒服。不舒服原因之一是:其實她也不是矯正專科醫生。矯正和人工植牙都是牙醫領域理的大肥羊,總比蜷身彎腰每天洗牙來得好賺。不舒服的理由二是:M醫生自己有口臭。


我回頭去請教家庭牙醫蔡醫生的意見。

他是保守派的人,認為真牙是很珍貴的,非到不得已絕不輕易拔掉,只要牙齒健康,美觀尚是其次,何必多花錢又浪費時間。他們也看過許多病患,沒有先醫好牙周問題,矯正之後衍生更麻煩的醫學糾紛。也有人在矯正期間,導正更加偏頭痛或是影響飲食健康的問題,或是矯正後,效果不如預期得好,後悔不已。

末了,他推薦另一個矯正專科蕭醫生給我。

我在爾灣憑藉大公司保險福利好,可謂人見人愛,醫生莫不奉為上賓,可以一卡在手,行遍爾灣,尋遍名醫,大抵上能在爾灣開業的醫生,都有兩把刷子的功力。我目前也「用過」近十位牙醫生,所以問起爾灣哪位醫生的風評和醫術,我可以以豐富的親身經驗,當起諮詢顧問的專家。

由於矯正牙醫學不同于一般牙醫學一般牙醫學的四年教育裏﹐學生只學習一點初淺的 Minor Tooth Movement (局部牙齒移動)課程﹐沒有一個牙醫學校能讓學生做全套的矯正學習。要成爲真正的矯正醫師必須再經過二到三年的矯正研究所專業訓練,才能成爲矯正專科醫生。無怪乎有些牙醫只上過額外訓練的課程,也自稱是會做矯正牙齒和人工植牙


蕭醫生,年約五十歲,是一位專業的矯正專科醫生,也是全美矯正協會的會員,他為人親切和善,有教會裡為人群服務的熱心和耐心。他仔細看了我的牙齒,討論起整個醫療計畫,及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,讓我問問題問到我全懂為止。

我定義中「好醫生」的第一條件肯為病人解釋病情,倘若第一次面試就沒耐心教育病人,或是回答病人的問題,怕日後會產生醫病問題。

http://www.shaw-orthodontist.com/tradition/default.asp?pid=2


我一聽蕭醫生的X光片解說,和圖解牙齒結構角度圖,就知道果然是專業精細的作法!他並不鼓勵我一味的拔牙以求完美,也不認為一定要植很多顆牙,才符合牙齒的健康,透過矯正過程,讓牙齒恢復咬合正常,改善口腔問題即可。

貨比三家果然不吃虧,更何況是好醫生。蕭醫生一開價是三千元(當下省了兩千元),扣到保險給付一千五百元,和我今年的健康存摺裡的兩千元,太好了!簡直是一拍即合,夢寐以求。

我還故意糗醫生說:「唉,聽說兩年裡的矯正期是很痛苦的,你又沒做過矯正,怎知我病人的痛苦,」

他張開河馬大口說:「啊,你看!我二十歲時,就被我的教授重整過了,我懂你的痛苦。」

蕭醫生指著一位美麗婦人說:「這是我太太,她因為牙齒長得太擁擠,不得不拔掉兩顆牙以做矯正,成了活廣告,歷經兩年,即將大功告成。」


我一顆奔波懸蕩的心,終於放下了。明年要改頭換面,當一個牙套媽,無法想像的痛苦歷程,還是得要自己去面對,我已經逃了二十年了,該是要對症下藥了。

聽說,矯正牙齒戴牙線時會「痛不欲生」,不知是真是假?

 

 


*12/3/2014附註

後來我還是沒有做全口矯正,倒是我兒子在十一歲時給蕭醫生做了兩年矯正,在12/3/2014完成矯正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蔚藍 的頭像
    蔚藍

    蔚藍迷*迷蔚藍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