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教育十大差異   6-24-2011


前言:今天我開車時聽到這則廣播,上網搜尋時才知是「舊聞」,是新浪網「中美十大教育差異」4-18-2011。


我看了此文,重新檢討我曾受過的台灣教育(非本文的中國教育),和我兒子現在受的美國教育,時空背景大大不同,很難叫孩子「聽媽媽的話」,因為我的話不見得受用。


在這十個差異中,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:


第一、成績單是隱私的


以前讀私立中學時,每次月考和競試成績都是全校排名,每一科都讓旁人看穿努力的軌跡,數字就是一切,不容辯解,沒有理由;但誰能科科完美,試試如意?


這樣的數字抹煞青少年的自尊,在升學的前提下,沒有人可以逃脫,若無論有無才華或是天份的人都只有讀書一途。可笑的是,聽說台灣還有學校的畢業典禮是按照學生的成績排座位,不知敬陪末座的家長心中做何感想?


第二、課外時間多


美國學校從小學到高中,每天都是兩點半放學,大家可以依照興趣和性向的不同,選擇喜歡的事物,從中學習並發揮所長。台灣的上課時間很長,好處是方便上班媽媽的接送;相對的,孩子幾乎是從早到晚在學校,甚至和韓國一樣,每天有十二個小時在學校。


我的孩子比我幸運,這裡的環境允許他的興趣可以多樣嘗試,可深入了解。可以試試每一種運動,可以讀讀不同類別的書籍,可以參加不同的活動,就算某一兩項學科不如意也不必氣餒,孩子仍然很有自信其他科目比人強,也能欣賞同學間不同的的強項,因為評鑑學生的標準不會只有成績而已。


第三、課程無範圍


中式教育要學生一本書讀十遍到滾瓜爛熟,美國教育寧可你讀十本同類質的書,有十種不同的看法,再融會貫通成自己的心得,未必是標準答案,未必是老師的答案,但是思考度增加,更有創意,這一點從每次學生的專題報告中可見一斑。


因為沒有制式答案和統一標準,孩子平日養成深度而廣度的閱讀很重要!課外書要讀得多、讀得通、讀得透,才能全面思考。


華人父母也不要因此而氣餒,記得「以己之茅,攻彼之盾」,中式教育還是有可取之處,看看前人的成就給了我們多大的鼓舞。噓!很多外國人也在偷偷學中式教育的成功之處呢!


 


以下這十項總結只是一則新聞,還有更多差異在家長心中無法衡量。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   一、為誰而學:  

  美國教育告訴學生學習是自己的事,讓學生自己去想,想學什麼東西,因而學生一般學得主動、靈活、高興。而中國的教育總是要事先給學生做出細緻繁瑣的各種規定,該學什麼,學多少,什麼時候學,該怎麼學等等,中國的學生視學習為功利,因而習慣於應付,學習是家長、老師的事情,是為升官發財找工作而學,學得被動、教條、無奈。


 二、育人目標:


 美國不太重視「基礎知識」的學習,極其看重學生「創造力」的培養,因而才會有美國白領不會算106等於幾,貌似「可笑」的事情發生。他們覺得要趁孩子年齡小時抓緊培養創造性思維。


而中國教育特別重視所謂的「雙基」,重在練「基本功」,不重視對學生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。


美國的學生低分高能,中國的學生高分低能。因而世界500強企業,一般不願意接收中國學生,在他們看來,中國教育是培養知識的奴隸,而不是在「育人」。


 三、課堂:


 中國的教育善於給孩子一個總結,把學生教到無問題就好;美國的教育善於給孩子一個啟發,把學生教到能不斷提出新問題。中國的課堂要舉手發言,美國的課堂鼓勵自由發言。中國的課堂如果對教師的結論不同意會遭受批評,而在美國的課堂上則受到表揚。中國的課堂講紀律,美國的課堂講人權。


 四、師生關係:


 在中國,「一日為師,終身為父」,孩子剛踏入學校就知道老師總是高高在上,而在美國教授也沒有什麼權威可談的。美國人不承認權威。中國孩子盲目崇拜老師,覺得老師總是對的,中國的老師喜歡保持威嚴,不茍言笑,美國老師很喜歡和小孩一起聊天,是要好的朋友關係。


 五、考試制度:


 美國的考試經常是開卷,孩子們一周內交卷即可,而中國的考試則如臨大敵,單人單桌,主監副監嚴防緊守。在中國,考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淘汰;而美國的考試目的在于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,查漏補缺,以利于今後的發展。


 六、班級人數:


 中國雖明文規定每班不超過45人,但鄉鎮及縣級學校班級人數平均60人之多,法律並不能約束什麼。而在美國,一個班的人數不超過30人,31個人就屬于違反教育法,不同的是美國人看重的是誠信——自我信譽度,故不敢越雷池半步。


 七、時間:


 在一年中,中國中學生有8個月是上課時間,每天11個小時左右的在校時間。美國學生每年只有1000個小時左右。上學時間短、課業負擔少,這是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,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時間還能讓孩子學習自己安排時間。


 八、成績單:


 成績在美國屬于「隱私」。老師給家長看成績單,他只給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績,不會公布全班的成績。在中國,行政部門會想方設法的公布學校成績。教師的考核也要看學生的升學率、優秀率。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在這樣的機制下長達12年之久,心理壓力之大是顯而易見的。


 九、教材:


美國的教材淺顯,對孩子沒有嚴格的要求,特別是數學,導致許多的成年人離開計算機對數字就沒了概念,連日常生活的計算都成了難題,看之非常可笑,但是他們注重動手能力、創新能力的培養。我國的教材一味的強調夯實基礎,才導致機械重復的作業一堆堆,其結果是造就了一批有一批的高分低能的人才。


 十、課外生活:


    中國一般不太允許小孩參加真正的社會活動。但在美國小學生一旦走進校門就開始真正參與社會活動了。美國的課外活動是學生自發參與,經費也是大家共同出資、共同尋求讚助。比如,8歲的孩子會幫人家清洗洗衣機,一次8美元,為別人演奏等等,把賺到的錢拿來搞活動。當然並非所有的活動都是為了賺錢,也有很多是打義工的。美國讓小孩接觸社會環境的方式非常多,他們認為教育即生活。








 




 

* 好康到相報:

這是小敬和小融最喜歡的網站之一,可以練腦力!


www.brainpop.com


 








 



 


 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