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鹽博物館 4-6-2016

像我們這樣台灣跑透透,又玩遍美西的國家公園,還有什麼是台灣獨特的景點而美國沒有的呢?

想來想去,大概就是鹽田了。

天天吃鹽,總不能不知道鹽是怎麼來的吧?

於是我安排一天鹽田之旅。說是一天,卻包含十個小景點,果然是物超所值的私人旅行團。

*

我們在南投微熱山丘買了鳳梨酥當伴手禮,便沿著國道三號南下,轉東西快速道路,接國道一號到佳里出口,往七股方向前進。

經過佳里鎮上時,買了兩杯黑麻吉飲料,又繼續前進。這途中,沒有GPS,全憑路標指示和開口問路。

我特地找了外國安虱目魚料理當午餐(另闢專文),吃飽之後,海邊豔陽熾熱,我們趁機躲進鹽博物館。

網路照片看起來很獨特,實地看起來荒蕪一片,連停車場都雜草叢生,野狗閒逛,

只有我乖乖地把車停進停車場,其他人都隨意路邊停車,反正也沒人管。

我們付了一般門票$130/人,學生票$110/人進入後,發現工作人員比遊客多。

整棟鹽博物館只有六個遊客,除了我們一家四口,另外還有兩個金髮外國人,算是私人包館貴賓遊了。

( 如果把我們算成外國來的人,那當真沒陸客、沒台客,好淒涼的博物館。)

*鹽博物館

台灣鹽博物館是台灣唯一以鹽產業為主題的博物館,保存台灣鹽產業338年來的文化資產,號稱是台灣最鹹的博物館。

全館分成四層樓,一樓介紹鹽田風光,二樓是台灣的鹽、鹽的文化和鹽雕藝術展,四樓是世界的鹽、波蘭鹽礦、四川井鹽、鹽與科學。

感謝一樓的志工導覽,她是退休的台鹽員工,解說台灣沿海百年來的製鹽步驟和流程。

有了鹽的概念之後,我們才能自己逛博物館,有中英文導覽,自行看圖說故事。

*歷史的鹽

鹽是百味之祖,早在神農氏時代,夙沙氏煮海為鹽,開啟中國鹽業的歷史。

鹽業和中華歷史的興盛衰敗有莫大的關係,每每霸權的轉移、政權的交替,都因鹽而興,因鹽而敗。

你以為黃帝為何要大展蚩尤,為了是爭奪池鹽 !

為什麼春秋時管仲要實行鹽鐵酒公賣,鹽是民生所需之首位,無鹽不能烹,國家賣鹽才有稅收。

西漢時為何有七國之亂,乃是諸侯王劉鼻( 鼻的右邊加三點水,念bi )招募逃亡者鑄鐵煮鹽,累積財富後,聯合其他六位諸侯造反。

自古以來,【天下稅賦,鹽利居半】,鹽稅關係國家興亡。更何況中國的鹽產量位居世界第一,高達8000多萬噸。

*世界的鹽

全世界的鹽分成四大類 : 海鹽、岩鹽、湖鹽和井鹽。

一、海水曬鹽

全世界85%的曬鹽產量來自西澳,西澳擁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天然鹽場,海水純淨,日照強,澳洲曬鹽所得90%均為外銷。

二、鹽礦

1978年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波蘭.維利奇卡的鹽礦列為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。由地面延伸九層,深達地底327公尺,內有坑道、教堂、浮雕壁畫等。

三、井鹽

公元前255年前,李冰鑿井,鑿的就是中國第一口鹽井( 今四川雙流縣),我們所熟知的自貢井鹽、雲南井鹽、芒康井鹽等,

都是人工揹著【幹巴】,扶著梯子,深入地底背出鹽水,然後再蓄池曬鹽。

四、湖鹽

湖鹽始於五帝時早期採用天日自然曬,自然結晶,集工撈採的方法。

唐代時,山西運城發明鹽池墾畦澆曬法,利用人工墾地為畦,將鹵水灌入畦,用天然日曬和風力蒸發,曬製成鹽。

千百年來的人工採集曬鹽,竟不敵工業時代的機械製鹽。

*台灣的鹽

這些看起來很像筆記的逛博物館摘要,是我混沌腦袋中整理出來的,恐日後忘記的比記得的多。

當天日正當中,吃過午餐後昏昏欲睡;又此博物館的靜態展覽很無聊,且有重複性,要記得細節很難。

尤其逛到台鹽歷史, 歷史的滄海桑田,卻是遊客心裡的冷暖自知啊 !

我吃了半輩子台灣的鹽,卻不知台灣鹽歷史,現在知道了,又覺得它平凡,

莎士比亞劇中【 李爾王】中的小女兒說 : 【 我對父王的愛,像鹽一樣重要。】

如果未曾體會,怎知鹽的重要 ?

*

相傳1665年鄭成功時的軍師陳永華,引進台灣最早的淋滷曬鹽法,即今台南鹽埕區。

( 更早的說法是,1296年在元代,金門就有曬鹽場,到了1995年,才結束金門西園鹽場的曬鹽史 )

利用秋冬少雨,午後日照強,趁太陽下山前,鹽工將海沙和海水反覆過濾出鹽滷,再注入瓦盤上曬出鹽結晶。

這裡出現兩個專有名詞 : 鹽滷和瓦盤,我逛了一天,到了井仔腳瓦盤曬鹽場才搞清楚(續後文)。

【南鹽場、北鹽場】,北鹽場指的是苗栗通霄的精鹽廠,由於海水無汙染、又有天然氣資源,所出產的鹽就是我們一般吃的全自動機械製鹽。

我們吃的純黑豆醬油,需要加很多粗鹽,經過古法釀造180天,所以價格當然比化學醬油貴多了。

*爬七股鹽山

在鹽博物館旁有一座像小金字塔一樣的七股鹽山,

遠遠看以為是白皚皚的雪山,近看是灰樸樸的鹽山,在太陽下仍有結晶閃閃發亮。

我們爬上鹽山,太陽熾艷,朔風野大,可登高遠望,一覽鹽田景觀,知其鹽田所以然。

我知道這是鹽文創區,特意做出一個愛神的鹽雕像,可供拍照,賣鹽相關產品,以促進產業發展,

我們善盡觀光客職責掏腰包,心裡總覺得不如預期,少了滾滾人潮和錢潮,鹽味就淡了。

*鹽紀念品店

我在鹽商品店第一次看到鹽滷,鹽結晶25%的滷水,鹽商店示範只要加3c.c.的鹽滷在一碗豆漿,攪拌均勻,經過高溫煮過放涼,便可以當場做出一碗鹽滷豆花。

500CC的鹽滷水賣$500台幣。好是好,可惜我帶不回美國。

後來我查了資料【 豆腐中的鹽滷和石膏】才知道 : 傳統上,用鹽滷作凝固劑製成的豆腐,硬度、彈性和韌性較強,稱為北豆腐,或老豆腐、硬豆腐。

南豆腐則是以石膏作為凝固劑,其水分相對較多一些,又稱為嫩豆腐、軟豆腐。

只要不是工業用石膏,其實食用石膏是一種中藥,反而是純鹽滷食用過量有中毒之嫌,鹽滷和豆漿相混後的化學反應則無虞。

*

後來我們拜訪當地人才知,去年夏天登革熱,台南市區是疫區,海邊卻沒有登革熱疫情,

受到連帶影響,中北部學校和遊客不到台南觀光,然後冬季寒流讓虱目魚凍死,影響養殖漁業,

接著是流感、後來陸客少了....,感覺接二連三的經濟蕭條,讓接手的統茂旅館集團很無力。

何止是無力 ? 這一天我們逛鹽博物館,只有六個遊客,鹽博物館索性不開四樓展區的冷氣,幾支大電風扇呼呼地吹,吹得我頭暈中暑。

不然呢?這一天鹽博物館的冷氣電費和開銷根本入不敷出。

*

逛完一天鹽博物館、七股鹽山、北門鹽場,我以為我天天吃鹽,比走過的路多

其實我什麼都不懂,從中學習,鹽場生活大不易啊 !

 

 

*台灣鹽博物館

臺灣臺南市七股區鹽埕里69號

*相關文章 : 認識鹽滷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