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、脂肪、鹽 9-18-2015

我最近讀了一本書「糖、脂肪、鹽」,書名很簡單(Salt、Sugar、Fat)內容很驚悚(How the Food Giants Hooked Us)。明明寫的是美國食品加工史,卻比恐怖小說還毛骨悚然,比社會寫實片還歷歷在目。這本書揭露史上最陰險的謀殺案,殘害千萬億人而無罪,殺人於無形,主謀人可以逍遙法外,大享榮華富貴。

作者是邁可.摩斯(Michael Moss),三度獲得普立茲新聞獎,揭露國際食品大廠如何操縱消費者的驚人報導,書名直指糖、脂肪和鹽就是食品工業誘人上癮的三詭計,全書406頁,沒有一張圖片或是數據表,附錄40頁的參考書目和資料來源,乍看乏味至極,細讀卻是引人入勝。此書獲得紐約時報年度排行榜暢銷書,並在全球翻譯成18國語言,成為大家不可不關心的飲食參考。

*

本書分成三大部分:糖、脂肪、鹽。

君不見各大超市以無所不在、便宜、好吃、超大包裝、高熱量的食品,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,消費者以為買到廉價好貨,實則越陷越深而不自覺。

舉三個例子來嚇嚇大家:

19世紀末,家樂醫生在底特律市附近開一家調養飲食的養生中心,強調無甜無鹽少脂肪的素食餐飲,以此治療「美國病」。後來家樂醫生的弟弟在麥片裡加糖,違背家樂醫生最初救人助人的初衷,兄弟鬩牆後,弟弟成立家樂氏穀類公司(Kellogg's),長銷至今。

三大穀類公司為了銷售量長紅,不斷研發把麥片加糖、很多糖、甜到極樂點,放在卡通廣告中勾引小孩子上當,成為每日必備的早餐。如果你不喜歡「糖」這詞兒,廣告公司只要改成霜片或是蜂蜜,小孩一樣上當;而所謂的糖,也可以改成糖精、代糖、糖漿、甜味劑、麥芽糖、轉化糖漿、玉米糖漿等。各種糖的作用都是活化神經,讓腦部感覺到愉悅,吃甜的人漸漸上癮。

說起糖,不能不說可樂。作者訪問莫斯科維茲,專長是研究人類味覺的極樂點數據,以此改造Dr.Pepper的櫻桃香草口味。發明此種飲料的人,深知其中禍害,自己是不敢喝可樂,因為裡面加了苯甲醛,讓Dr.Pepper的汽水帶有杏仁和櫻桃口味。

2001年,44歲的傑佛瑞.唐恩擔任可口可樂的美洲總裁及首席營運長,在某次到里約熱內盧的赤貧區想促銷可口可樂時,「發現這些人需要很多東西,唯獨不需要可口可樂。」剎時他覺得自己的工作噁心至極,決定辭去高官厚祿。2010年時,唐恩成立新公司,推銷新奇的零食「baby carrots」,強調無鹽無糖無醬汁,回歸天然、新鮮、健康、即食、方便的自然飲食,以此將功贖罪。

1949年,艾爾.克勞西花了幾個月研究即食布丁,用玉米澱粉等純正原料都不成功,後來用焦磷酸鹽來凝固牛奶、正磷酸鹽當加速劑,發明吉露布丁(jello-pudding),如此迅速、容易又方便的即食布丁,簡單說就是「化學布丁」。

*

我在看這本書時,驚覺很對不起親生兒子,我曾經在無知的狀況下,買這些有毒食品餵養孩子。

我買過可沛利(Capri Sun)水果飲料,包裝上標示「天然水果飲料,無人工成份」,我信以為真。2007年,佛州一位老太太把可沛利告上法庭,控告卡夫食品欺騙性行銷,因為6.76oz裡的野櫻桃果汁竟然有28公克糖(六茶匙以上),卡夫公司只好改成「不含人工色素、香料和防腐劑」,廣告詞改了,換湯不換藥,一樣是高果糖漿製成的。

只因為孩子說:「帶Lunchables去學校午餐很酷!」一種金黃色包裝,把餅乾、起士、火腿、巧克力、果汁等,放在分隔包裝的簡易美式便當盒。看過這本書後,我瞭解整個研發過程,看穿這是高糖、高鹽、高脂肪的「毒品」,在廣告的洗腦下,為忙碌又內疚的家長脫罪,為邊吃邊玩的小朋友找藉口。 諷刺的是,Lunchables的發明人鮑伯.杜蘭的三個孫子從來不吃Lunchables;孫子都知道這是爺爺發明的,為了自身健康,絕不上當。

發明貝果乳酪抹醬(Cheez Whiz)的狄恩.索斯沃斯,2001年在退休後,某日在超市買到「吃起來像機油」的Cheez Whiz,親自打電話去客服部罵人,發明人發現卡夫公司為了降低成本,改變當初的配方,標示成分中根本沒有乳酪,以芥花油、玉米糖漿、牛奶蛋白質濃縮添加物(取代奶粉),還聲稱這是「乳酪」。還有卡夫公司的單片乳酪,製作過程中根本沒有經過長時間的熟成,充其量是沒有真正乳酪的化學加工合成品。

唉,相知恨晚,我曾經因為孩子喜歡這些垃圾而繼續購買;我曾經因為孩子吃不完這些垃圾,責罵孩子浪費。浪費的何止是錢,更是浪費健康。

*

糖有「極樂點」,吃多會甜膩,但是脂肪的恐怖就是沒有極限,當它隱藏在各種食物中,越多脂肪越好吃,越多脂肪越暢銷,越多脂肪越賺錢。

舉例來說,冷凍披薩、臘腸、火腿、冰淇淋、洋芋片等,不管公司是卡夫食品、可口可樂、家樂氏、雀巢、奧利歐等,如出一轍的策略,方法不同,目的都一樣。 約翰.魯夫是卡夫食品的資深副總裁,他為了避免肥胖每天跑三英哩,20年來跑得膝蓋軟骨都快磨光了。退休後,他為了保命,第一件事就是不要吃自家的食品。當他不再喝含糖飲料,拒吃高脂高熱量的零食,在短短十個月內減重18公斤。

從前他跑步以維持體重,是為了自家產品代言;現在他拒食自家產品,才是真正的健康代言人。

食品研發人員最知道沒糖、沒脂肪等於沒有業績,大家的工作就不保。2003年他們發明出100卡的小包裝來改變策略,2003年他們發明S'mores(棉花糖巧克力夾心餅乾)來攻佔餅乾貨物架,一旦對抗肥胖小組良心發現,決定要推出低糖低鹽低脂的食品時,2003年卡夫公司的股票猛跌17%。

堅持健康果然需要付出勇氣!

*

鹽,無所不在,又不可或缺,鹽讓嘉吉公司(Cargill)賺翻了,掌控全世界的食品加工業。

大家都知道高鹽會導致高血壓和心臟病,如果減鹽呢?沒鹽、沒味道、就沒人買,食品公司為了避免業績下滑,會無所不用其極。

如果用氯化鉀來代替氯化鈉(鹽)呢?表面上是少鹽了,但為了去除食物中的苦澀味和金屬味,得加入更多化學品、糖或是脂肪;如果加入香料,又增加成本。如此一來,V8蔬果汁和康寶濃湯就是代表作,等你看完成分就不敢買了。

作者採訪了菲多利食品公司(Frito-Lay)的首席食品科學家林義山,台灣人,絕世聰明人,從醫學轉讀營養學,就是希望發掘新知,對人類有貢獻。他領導150位研發人員,解決百事可樂及菲多利的諸多食品問題,包含發明洋芋片不透明包裝,以改進洋芋片日照變質的問題;還有用數學問題解釋菲多利高脂肪、高鹽零食會如此暢銷。

作者採訪退休的林義山,75歲的林義山徹底改變自己的飲食,以自然原味為主,避免食用加工食品。他參與發明洋芋片的加工食品,深知其害,當他覺悟而想撥亂反正時,大眾對洋芋片早已上癮,傷害已經造成,只能說聲:「我對大眾深感歉意。」

*

我推薦這本書,讓大家認識我們生活中所買、所吃的食品;書中還收錄政府管理規章,及煙草公司的行銷史,雀巢食品的研發史,供有興趣的書友參考。

看完這本書,我學會「三個盡量」:

1.盡量吃土裡長的、水裡游的、樹上結的,盡量吃原形原味的食物,分清楚食物和食品的不同。

2.盡量自己採買、自己烹煮、學會看清楚食品成分標示。

3.盡量少買少吃加工食品,非吃不可時,也是淺嚐即止。

「You are what you eat.」看過此書後,你可以決定自己想買什麼,想吃什麼,如何拒絕食品公司設下的糖、脂肪和鹽的陷阱,如何成為一個覺悟後的聰明飲食者。

 

*推薦好書:糖、脂肪、鹽

*相關文章:垃圾食品的科學---薯片就是為了讓你一直吃下去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