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孝,無違  4-14-2015

某日,我到中文學校陪小敬旁聽文化課;不聽還好,聽了才驚覺,我移了民,腦袋還沒完全移過來。

*

老師花了八個月時間,每週一小時,從盤古開天闢地,女媧煉石補天開始說起,說到漢武帝的豐功偉業,小華僑是以聽歷史故事的方式學習,未必看得懂全部中文字;如果要參加文化常識競試的學生,必須把歷史背得滾瓜爛熟。

對於記憶力好的學生當然不成問題,對於思辨能力強的小敬,越學習越困惑。

比如老師說起寒食節的故事,介之推割肉護主,後來晉文公為了報恩,放火燒山逼介之推出來做官,介之推被燒死,演變成介之推激勵晉文公執政『清明』,將寒食節和清明節混為一談。

小敬問:「古代人很奇怪呢!介之推不想當官,晉文公應該要尊重人家的決定,怎麼可以把人逼到死?而且就算是要當官,也要有能力、有理念,怎麼可能因為割自己的肉給主人吃就可以當官呢?」

我現在才搞清楚的是:寒食節是清明節的前一天,因為禁火冷食,才有吃潤餅的習俗。可是清明節的習俗是祭祖、掃墓、放風箏和拔河,後兩項我最近才知道。

*

要逼小敬把這些中華文化常識灌進腦袋裡,往往辯論的時間比背誦的時間多。

他不能理解為什麼楚王不聽屈原的話,屈原就要去跳汨羅江自殺,如果屈原真的是聰明的忠君,他應該可以想到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。流傳到現在吃粽子,和遙遠的汨羅江有什麼關係?我們吃粽子是要紀念屈原的什麼事?----自殺嗎?

這讓我想起學生時代讀的國文課文,那些「去死」的文章,比如袁枚「祭妹文」、林覺民「與妻訣別書」、韓愈「祭十二郎文」、諸葛亮「出師表」、老師拼命灌輸我們的、考死我們的課文,大多是昏君忠臣的故事。

我們背負幾千年的道德傳承,一心教我們成聖賢成典範,弟子規背了「事死者,如事生」,論語說了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,怎不教我們活得快樂美好,多多幫助社群呢?應該教我們創新,讓人類的生活更進化。

*

課堂上,老師說起論語:「大孝,無違。」孝的最高表現是不違背父母的心意。

小敬舉手問老師:「如果父母叫我們不要孝順他們呢?那我們到底是要聽從,還是不要聽從?」

小敬玩起邏輯的問題,他用中文辯論說:「如果父母叫我們不要孝順他們,我們還孝順,那就是不聽父母的話;如果父母叫我們不要孝順他們,我們就不孝順他們,那更是不孝。那到底要不要聽父母的話呢?」

君不見社會新聞中,做賊、販毒、當老鴇、家暴、詐欺的父母,逼迫子女時,子女在孝與不孝中,如何掙扎?

一起上課的學弟妹聽小敬如此一辯,腦袋打結,不知什麼是孝?

還好老師有度量、有智慧,笑說:「請你自行用腦袋判斷一下,不要學介之推,也不要學屈原。」

*

我彷彿看到當年五歲的小敬,一副正氣凜然,用臭奶呆的中文調調兒,仰頭對我說:「我不覺得你說的話有道理,只是我現在中文說不贏你而已。」

我回答:「歡迎你把中文練好,隨時奉陪。」

我心中倒抽一口氣,還好你是活在米國,鼓勵學生挑戰權威,分辨是非。如果是我當年活在台灣的教育制度下,因為對老師不服氣,下課沒向老師敬禮,被老師以「對師長態度傲慢」而記過。

為什麼會對老師不敬?因為我寫完作文後,自作聰明附註一段諫言:「請老師出作文題目時,不要每年都一樣,中秋節出『中秋感言』,新年出『新年新希望』、六月寫『驪歌感言』....,如此更能提高寫作興趣。」

國文老師的評語是「心高氣傲,未見慮高手」。

那一年我讀高一,得全校作文比賽第一名,全省作文比賽第二名,還破學校記錄第一個得全國學生文藝獎,從作家三毛手中領獎。

被記過的那學期,我的操行成績是99分,被訓導主任找去談話,說:「你的操行成績是105分,可是我不能這樣寫,只能給99分。」

事過三十年,我還是佩服自己挑戰那年代的勇氣!比我兒子提早三十年的先見之明。

*

有朋友提及兒子上網球課,網球教練情緒管理有問題,不管做對做錯,每次都破口大罵學生。

有一次,朋友的十一歲兒子終於忍不住,對教練說:「你別生氣!有事慢慢說,你不用生氣說話。」

如果是在台灣,父母要捏一把冷汗,說:「這小子!你死定了!」

環境在改變,教育在進化,一定有更好的溝通方式。這教練知錯能改,當場說:「謝謝你的建議!下次我試著不要發脾氣,有話好好說。」

一句話心平氣和的話改變教練的態度,大家都成熟而冷靜的處理事情,事在是非,不在權威。

*

當我再重新審視「大孝,無違」這四個字,經過千百年來,經過時空的變遷,精神不變,孝順的做法可以更好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