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窩蜂   3-26-2011


有一次,我們幾個姐妹淘聚會,黛博拉忽有頓悟說:「你們覺不覺得,孩子還小時,我們都做過一些蠢事?一直到孩子漸漸長大,才領悟白忙一場,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。」


黛博拉如此一說,每個人都睜大眼,一副願聞其詳的態勢。


*


黛博拉雖然年紀不是最大,但是她比我們早一年當家長,經歷各種狀況,更讓我們很信服她的說法。她親自帶大三個孩子,平日消息很靈通,經過她的提醒,我們少走許多冤枉路。


黛博拉說:「比如,孩子還小時,媽媽們常在公園啦、超市啦、派對啦、圖書館啦,遇見某些家長的經驗談,道聽塗說後還信以為真,所以孩子兩三歲時,一臉呆相的被媽媽帶去各幼稚園排隊。那時爾灣還有一家國際雙語蒙特梭利幼稚園,大家一窩蜂去繳錢排隊,聽說裡面有個台灣來的吳老師教得非常好,大家又想盡辦法去指定老師。」


黛博拉一說,各個點頭如搗蒜。雖然那時我還不認識黛博拉,但是我真的做過這傻事。


*


那時的小敬只看見學校有溜滑梯,一口答應要上這所幼稚園;我們來不及排上這所幼稚園,這所幼稚園便搬走了。後來我才了解小敬根本不適合上這種「自由發展」的幼稚園,一旦放任他快樂玩耍,肯定天下大亂、一無所學。


小敬個性固執,自我意識很強,在六歲時除了上幼稚園,沒上過其他才藝課,那時他的英文尚可,出去上課未必全聽得懂,他還幼稚得搞不清楚上課是怎麼一回事,沉迷在自己的想像世界裡,終日在樂高、航空母艦、火車、機器人的世界裡幻想。


等老二小融逐漸長大,忽然驚覺同年紀朋友的孩子都去上YAMAHA了,同年夏天小朋友都去學游泳了。我也傻呼呼帶著孩子去試上課程,可是YAMAHA的團體班不容我帶大拖小的上課,很是麻煩。至於游泳課,小融只上三堂課,眼淚便跟游泳池的水一樣多了,遂作罷,我回家等待孩子的成熟。


然後每個小朋友都在上私人鋼琴課,話題總在老師好壞,和親子練琴大戰間流轉。


*


這一點我很佩服玲的勇氣和智慧。


他家老公說:「學樂器太麻煩了,買樂器和學樂器都浪費錢,每天練琴浪費時間,孩子練不好琴親子之間要戰爭,太傷感情。」於是他家孩子選擇去唱合唱團,每週去練唱,開口便可以唱歌,開心時唱歌,難過時也唱,兄弟倆常常在家一搭一和練唱,只要張開口便可以有音樂了。


玲的孩子選擇踢足球當成運動項目,參加足球隊不會花太多錢,可是運動量很大,也讓孩子培養出運動家的精神和團隊的默契。


玲把省下來的錢,用來在放假時帶孩子到世界各地跑,即使兩個兒子現在是青少年階段,還是很期待放假和父母在一起旅行的美好日子。兩個資優生孩子的優異表現,自然不在話下。


*


爾灣學區規定小四的小朋友要會兩種樂器以上,除了最入門的鋼琴之外,大部分人都選擇小提琴。我們因為是屬於塔斯汀學區,經費不足,並沒有嚴格要求樂器項目,採取學生自由報名參加樂隊練習。


為了小敬想學一種「帶得走」的樂器,我又要開始做功課,選樂器、找老師、排時間等。


黛博拉幽默的說:「很多家長剛買小提琴時,都發生過一個大笑話----打電話去問老闆,怎麼我剛買的小提琴都拉不出聲音?」


這一點,瑄媽的經驗更豐富,常是我們的諮詢對象。瑄瑄的鋼琴學得早,小提琴拉得好,一路走來,名師指導有佳,孩子有天份,家長很配合,都是功不可沒。


*


我這種初級家長不免廣開機會,讓孩子多多嘗試,抱著「寧可幫孩子付學費,也不要留遺產給孩子的心態」,成為「一窩蜂」的其中之一。


當人云亦云學各項才藝時,我們也經歷幾年的時間與金錢才頓悟:「原來我的孩子是沒天份和沒興趣的。」到底孩子的天份在哪裡?常常是親子之間一直在摸索的進行式。


可是這過程、可是這因緣、可是這學習,因為多學一項樂器、多一項運動和多一種語言,讓生活更具豐富性與趣味性,早已超越人云亦云了。


一窩蜂學才藝,算不算是一種「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」?


 


附註:


我有個學弟在大學當教授,每年都為新生甄試傷腦筋,


尤其開會時,每個甄試委員都有自己堅持的好學生,很難一較高下,


比如:當大家的才藝都是鋼琴和小提琴時,除非特別優,否則沒差別。


有一年,來個會耍八家將的新生,大家全無異議通過錄取。


 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蔚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